如何指导写作文?
如何指导写作文?
主要方法:
- 1 确定写作的题材: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
- 2 从最简单的词语开始着手,由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做扩写,修润。
如果把一个词比做是作文的细胞,那么一句话就是作文的脉络,一段话就是作文的五官。
举个例子:放烟花
A. 美丽的烟花。
B. 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显得光彩夺目,有的像奔腾的骏马,肆意奔放,有的像调皮的小猴,上窜下跳,有的像威武的狮子,威风凛凛。
C. 流星划过寂寥的星空,仿佛在喧嚣即将登场的烟花表演。只听到 “噼里啪啦”的烟花爆破声从远处传来,震耳欲聋。霎时,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异彩,有的像奔腾的骏马,肆意奔放,有的像调皮的小猴,上窜下跳,有的像威武的狮子,威风凛凛。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一蹦一跳,纷纷摇晃起手中的烟花棒,开心极了!
- A句是一个简单的词语。
- B句给词语加了形容词,做了修饰,句子变长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C句在B句的基础上,从观看人的角度出发,听到的、看到的、同时加入合理的想象,增强了画面感。
总结:写好作文,先把一个句子写好,再到一段话写好,到整个篇章。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掌握了方法,多练习,一定可以写好作文的。
关注@优质教育学习资源 交流学习!
感谢邀请。作为一名从事写作教学的老师,虽无妙法,也有几句对大家有益的建议。
首先说下写作和快乐之间的关系。
写作是会带来快乐的,但是学写作的过程,却往往和快乐关系很小。作为一个教写作的人,自己也每天写作,感到忙碌而充实的时候多,快乐的时候却少一些。从学生和学员们身上,体会到的也是这一点。写作和任何事情一样,快乐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要像理解生活,理解你所从事的行业一样去理解写作。在平常中不断努力,终会遇到短暂却永恒的快乐。学生学写作文,也作如是观。
对象的界定。
题干中只说写作文,没有说年级,姑且默认为初中和小学的作文吧。
理由是:高中生写作议论文居多,讲究严谨和多得分,同快乐一词的关系小;MBA MBA的考试,也是写作文,同快乐一词的关系也小;一些成年人也学习写作,这些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的写作,确实可以体会到快乐,但他们写的,是习作,是作品。批改指导学员们的作品,也从来不会叫做改作文。
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小妙招:
所谓的妙招,大致相当于一种鼓励的方法,引导的方法,或者善意欺骗的方法。就仿佛小孩子不爱吃饭,大人讲故事一样。首先要解决的是写作文的动力。写作是一种表达,孩子们把话说得非常好,做家长和做老师的,可以引导他把想说的写下来,降低写作的门槛,首先对于写作感受到的不是压力才是最好的。
第二,关于写作文的内容,初学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多一些自由,以快乐的姿态进入写作的状态,不知不觉写出让他们受到表扬的文字。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而后又形成输出的好习惯的结果。
第三,关于作文的反馈。好多时候,大人们只是让孩子们一味的去写,很少反馈,或反馈过于简单。要知道,人在被表扬的时候是非常快乐的,特别是有理由的表扬,儿童更是如此。做老师做家长,看了孩子的作文,一定要有正向的,且有质量的反馈。肯定优点,略微指出一点不足,最好能告诉他改正之后的效果。如此,作文的水平就会在快乐中提升。第四,学习借鉴经典的写法。语文课和生活中,有许多内容是可以写进生活的,在孩子们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提醒他们去看看名人和古人是如何写的,未必刻意去引导,只要呈现,引发思考就够了。
中学生写好记叙文的小妙招:
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是在小学的基础上,要求加叙夹议,这需要对生活更仔细的观察,更深刻的思考。在平时的阅读中,要非常注意学习经典的表达。比如人物的动作描写,就可以想一想朱自清的《背影》,在不断的努力中,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就会体会到快乐。
个人认为,这不是小妙招,而是大绝招。我的写作历程,从短文章到长篇,到写书,也是如此不断学习的过程。
以上略说几条,更多关于语文学习的内容,可以看人生底色看语文头条的相关文章,祝学习进步!
如何通顺的写一篇作文?
初中阶段,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发表了两首小诗和几篇作文,写作兴趣浓厚。至今,写点小文章依然是精神享受之一。根据自己的经验,要想通顺地写文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写真情实感。
无病呻吟硬挤牙膏是写作不顺畅的重要原因。写作时,最好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和自己熟悉的事情来写。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事情来写。写令人感动的文章,自己都不感动,如何感动别人?记得在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让我们针对高考目标做一次演讲,我写了自己跟随父亲到陕西卖风筝的艰辛经历,表达了要改变命运考上大学的强烈愿望。我演讲得声情并茂,几度哽咽,当然也感动了同学们和老师,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原因就在于自己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
2勤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写作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只有大脑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信息,用的时候才能顺畅地输出。从父母亲友到同学老师,从街头巷尾到山水名胜,多观察多思考,写作的时候才会有话可说,运用自如。
3.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写日记,相对自由,可以自由选材自由发挥,有助于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意。日记写多了,积累的素材、语言、思想也就多了,写作文的时候对自己以前写过的日记加工润色即可,省时省力。初中时,老师每周批改日记,我是交的最踊跃的学生之一。有一次参加作文竞赛,题目是“他在我的记忆深处”,我将自己日记中的一篇写雪天滑到被人扶起的经历进行加工润色,写得得心应手,获得了县级一等奖。
4.构思成熟。
想清楚再写,是我指导学生经常说的话。想清楚包括写什么事,什么人,重点写什么,开头结尾如何写等,做到心中有数。在写作之前,静下心来,让要表现的场景就像过电影一样,清晰地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越清晰越好,这样有助于顺畅表达。
小结:通顺的写作文,来自于平时的努力。
“亲子语文”,欢迎关注交流点赞转发。
写作文都是分四步
审题,立意,构思,下笔。
写时可简单的列个提纲...
先确定写作类型:记叙文,议论文(常用的),我最拿手的是议论文,因此这里先说一下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包括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首先表明自己观点;论据:支持观点的依据;论证:用论据解释证明论点。三个当中后面两个比较难,一个需要大量积累素材,另一个需要连接论据论点。把这两步做好,议论文不成问题。注意:议论文一般要有三个论据,一个一段,段头表明整段文字的中心,即中心句。
由上看出,议论文分三大部分,可依次把作文分为三大段。段头写论点,中间若干段写论据,断尾总结论证。这样一篇议论文就写好了。
记叙文:人物:要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事件:围绕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件;物:事件中有哪些较为突出的相关物;环境:整个事件需要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来烘托气氛。这几样是写记叙文的必备点,其次可确定一下写作顺序,像是时间顺序(正序,倒序),事情发展顺序,地点变化顺序等,然后丰富人物形象,创造个性鲜明的主人公,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记叙文可用事件得到的启示,感悟最为结尾段。
其实作文大致都一样,只要把握了首尾和中间的枝干,再加上一个好题目,自然就写好。
为什么作文要限制字数?自由创作不行吗?
作文有字数限定,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要求,而且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那么,作文写多少字最合适,最恰当。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无论是从小学到中学,甚至是高考,都是有字数要求的,这个要求既是对写作能力的一个硬性的考核指标,也是根据整个试卷的整体情况,考试时间的安排来确定的。
自由创作当然可以,但是作文是语文考试的一项,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完成的一项知识能力的检验工作。这个要求还是很严格的,而自由创作一般是没有时间限制,或是很宽松的条件下,去发挥创造力的一项写作。这样的写作方式是不适合考场作文的。
那么,既然有了字数的要求,考试时作文写多少字最合适呢?
首先,不能少于规定的字数,否则就是没有达到要求,肯定是要扣分的。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其次,字数不宜比要求多太多,否则很容易造成行文啰嗦,拖沓,如果对主题抓的不紧,一不小心就会跑题。
最后,最合适的字数是比要求多个50-100字,如果要求是400字,写到450就比较恰当了;如果要求是600字,写到680最好;如果是800字,最后的字数控制在900左右就OK了。这样既高于字数的要求,又不会给人过于啰嗦的感觉。
当然,内容是为形式服务的,只要结构严谨,主题明确突出,表达的合理到位,那多一个字都是多余的,少一个字又是不行的。同学们尽量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那就最好不过了。
举个例子啊:
假如某一年高考作文以“生活”为话题,结果有个叫北岛的学生写了一首诗,内容就一个字:
网
满分六十分,这个作文该给多少分呢?
再假如某年的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有个叫顾城的学生写了一首《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怎么给分?需要不需要阅卷老师们开个会,讨论一下?给零分的话会不会被喷?给高分的话,会不会被喷?学生会不会群起而效仿之,他们会想:我虽然写不了这么好,但我能写这么短啊!你能给我个平均分,我都是赚的,可以省出来大把写作文的时间做其他题。
所以,字数肯定是要设置下限的,没有这个下限,会有很多学生投机取巧,在作文上装深沉,写得云里雾里让人看不懂,不光要设置字数下限,而且全国多数省份,连诗歌这种文体也给禁了。这东西根本没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分标准,放在高考考场上大量出现的话,简直就是阅卷老师的灾难,更是高考的灾难!——别的不说,连《一个人在田纳西》这种诗,都有专家煞有介事的分析其艺术价值,好坏评价都不一,写字数少的诗歌,灾难啊!
当然,字少不行,字太多了也不行。高考的作文答题卡上,你写满也就1200+,这是默认的,如果你还要再写,那只能加答题卡,好吧,我们姑且不说高考考场上申请第二张答题卡的难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时间完全不够用啊!尤其是语文的未来趋势,加大阅读量,要让15%的考生高考试卷做不完,前面那么多题等着你,你非要在作文上死磕吗?
作文自由创作的量化标准太难确定,对规模如此庞大的高考来说,现在,未来都不可能不限字数的。
小学一年级要求写作文,对吗?
一年级的孩子作业和考卷上要求写作文,字数二三百。这种做法不对!这是拔苗助长。
违背了教学规律。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上学,还不认识几个字,要从《看图写话》开始。
1.老师通过课文的图画教学,教给孩子观察方法。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里到外等等。
2.教给孩子写作方法。
凡是画面上有的事物都要按观察顺序写出来。
3.人都要有名字。引导学生想像: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
4.学过的字要写出来,没学过的字写拼音。
一年级的孩子写二三百字的作文,违背了教育规律,是拔苗助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信心没有好处。
一年级的孩子没有家庭作业,家长通过看画本,帮助孩子多认识字。(不要求会写)
孩子每天回到家里,父母要拿出一定的时间(15分、20分钟)和孩子一起读画本。孩子识字量有限,帮助孩子多认字,以利于孩子独立读书。读完了再让孩子复述一遍,加强记忆。今天认三个,明天认四个,慢慢积累,他认的字多了,父母可逐渐放手,听他读,让他自己读。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和朗读能力。
教给孩子查字典,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拼音学完了,老师和家长要教给孩子查字典的方法。目的还是帮助孩子多认字,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
有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写的字,第一时间就喊:“妈,某某字怎么写啊?”他明明会查字典,但是懒惰,不想动手。老师和家长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不会写的字一定要查字典。用拼音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都可以。
我认为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学生写作文是不对的。当然这里要首先明确作文的含义,通常我们一说到作文,至少理解中应该是字数达到一定要求,分段,表达一定情感的文章。显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没有能力完成的这个要求的。而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一二年级)写作方面明确为写话,并且具体要求: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按照这个标准,通常在教学中,一年级也就是看图写几句话。学生只要根据图画,能写出两到三句完整的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就完全符合要求了。考试的最后一个题目一般也都是看图写话,不能称之为作文。从这个含义理解,一年级就要求写作文,完全是错误的。
当然如果把作文的含义扩展,几句话叫成作文,肯定也没什么问题。据说国外的小学生写论文也就是简单的几句话。
你说的问题可能还反映了一个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情况,就是部分老师为了过分追求分数,而拔高要求要求一年级也写到100字甚至更多。这样虽然表面看起来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规律,过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更有可能使学生丧失写作和学习兴趣。
为什么很多孩子讨厌写作文?
这是个好问题。什么是作文?作文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们感到难?怎么造成的,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的呢?作文基础是什么时候打的,是怎么打的呢?这里有答案。语文知识分的很细,字词句段篇,这里作文在哪里呢?作文的雏形是那一个,是不是句子呢?句子有主谓宾,定状补。这里有写什么事物,这是不是选材,主谓宾是不是一种联系,定状补是不是描写,如果用议论抒情,是不是表达方法,如果有比喻,拟人……是不是运用了修辞手法,句子是不是有情感,有情感是不是有主题。我们对句子教学怎么认识的呢?如果能把句子教学看成作文,会是怎样的情形呢?可以豪不夸张的说,在句子教学中这样想的人有多少呢?这是写作文入门的环节,没有这个环节就让孩子们写作文,孩子们多难啊!在看段的教学,段里的句子多是怎么来的,每句话有什么用呢?怎么排列的,这些是不是作文的基础呢?这个基础打的怎样是非常重要的,文章是结构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这些孩子们每篇文章都见,可是孩子们没注意它,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没人强调呢?小学分低中高,这里就有各扫门前雪的问题。但是就句子教学的质量那个年级都不能简单的想,这个简单对孩子的作文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是不是作文难出现的问题呢?把句子当成作文教,写人句子,写事的句子,写景的句子,写物的句子,写情感的句子,写观点的句子……这其实就是造作文的部件,没有这些怎么组成篇呢?
也许只有一个社会现象可以解释你的困惑:文案策划成为了一个遭到空前热捧的岗位,很多公司招不到这样的人才!
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平时多练手、练笔、多积累和思考,这样你才会将你看到的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但是反观现代社会,会有多少人去认认真真读一本书,从里面找到经典的句子,然后引以为傲的分享给别人。在父母那个年代,读书人是受到高度尊重的,在我们这个年代,会赚钱的人才是巨头。
前几天帮室友改她为了面试写的自我介绍,总共不到一页的纸面上,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没有一句是完全没有逻辑或者词语错误的,说话有点颠三倒四,不成系统,如果单独拿出来,你就会发现,其实她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引人注意,具有推销自己的意思。因为是面试,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每一句连起来别人都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中心主题是什么。这就像极了很多标题党,用吸引人眼球的方式去博取关注,但是点开内容,确实题文差别那么大。室友好歹也是大家眼里的高材生,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大学生都没办法表达清楚自己呢。
这就刚好符合了你的问题,小孩越来越会说,成年人也历经世事,巧舌如簧,但是不会写,因为说是一种与他人的交流,但是写,就是要考虑好你的主旨、论据、论点、结尾等,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创造的过程。
且不论有没有人会坐下去认真研读一篇文章,去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文章。就是那一份耐心,确实是这个社会被遗忘的。
很多时候老师要求学生去写读后感,我们会怎么应付呢?快上交的时候上网搜索,拼凑起来,觉得说的有道理就是好的,但是你连内容都不知道。曾经的父辈们坚信读书百遍,才能得之真理,现在的我们阅读速度那么快,又那么情绪化,无法内化的感情只能叫吐槽。
很能写的人,一定是读过很多,看过很多,又亲身体验了,才能提笔就写。
如果是春游,就去旅游一次,看看大作家们如何写,再看看自己的,这样不断去发现,你自会有自己的想法。
加油,每一个想努力的人只要踏踏实实走下去,都会得到时光的回报。
孩子讨厌写作文,源头是缺乏写作的动力,没有尝到写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我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只在一些不太有名气的小刊物上发表过一些短文章。但我算得上是一个写作爱好者,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回想我码字兴趣的由来,最初朦胧的想法是小学时候学习课本上朱德写的《我的母亲》,朱总的母亲和我的母亲一样平凡,且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朱德却让无数的人了解了他的母亲,让他的母亲“出了名”。我对我母亲的勤劳佩服至极,母亲真正算得上是夙兴夜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我们全家烧火做饭,而她总是最后才吃,然后刷锅洗碗,参加劳动,回家的路上还要拾一捆柴。中午,我们休息,母亲却又开始收拾屋子、打扫院落。晚饭洗漱之后,在昏暗的灯光下,给我们缝补衣服……我觉得我的母亲并不比朱总的母亲差,所以我一直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母亲,让更多的人佩服我的母亲,让母亲自豪自豪。但我知道自己不会写,没有这个能力。
不过,我在写作文上很卖力。每学了一篇课文,我就模仿着写。一次,我仿写的《一件难忘的事》被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至今清晰地记着,我对写作文的真正的兴趣和热情就是从这次老师的表扬开始的。以后我的作文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得益于“成就感”越来越来强。
所以,孩子讨厌写作文,是因为父母和老师没有努力、细心地发现孩子作文的闪光点,给孩子以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体验到一丝的成就感,以激发孩子对作文的兴趣。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读书太少,视野狭窄,不会写,没写的——这是孩子讨厌写作文的关键所在。
自从我对写作文有了兴趣之后,我是很努力,但提高不是很大。因为当时我家的经济条件差,也不是书香门第——家里没有一夲藏书;再加上父母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父母从未给我买过一本课外读物。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几乎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眼界的过度狭窄,腹内超级的空洞,想写不会写,有了感触道不到纸上,渐渐地连原来的写作文的兴趣也磨损至无了。好在上了大学之后,有了充足的时间,有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了大型的阅览室,这些都给我提供了大肆阅读的机会,我拿出了母亲言传身教给我的勤快,如饥似渴地扑到了图书上。同时,也开始写起了日记,大学毕业,我写了一箱子的日记本。可以说,我的写作能力,就是在大学读书的四年中得以提高的。
如今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在话下,为了不让孩子讨厌写作文, 父母应主动地为孩子创设阅读环境,引导孩子多阅读,开阔其视野;要求孩子坚持写日记,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读书、动手的好习惯,孩子就不会因不会写、无所写而发愁、讨厌写作文了。
标签: 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