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文250字,清明节作文250字三年级下册

ysladmin 12 0

清朝入关后,祭祀用了太庙,那原来太庙里明朝的老祖宗们去哪里了?

“太庙”是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也可以说是皇帝的“家庙”,最初里面只供奉皇帝的先祖,后来皇后和功臣也获得了被供奉于太庙的荣誉,即“配享太庙”。

太庙制度早在夏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祭祀先祖的地方还不叫“太庙”,太庙这个名称是西汉时期才正式确定下来的。

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太庙”更是一个王朝兴衰的见证,太庙在则江山在,太庙亡则江山失,所以基于此种祭祀观念,当新王朝取代旧王朝时,新王朝的统治者就往往面临一个非常尴尬棘手的问题,即“该如何处理前朝的太庙”。

清明节作文250字,清明节作文250字三年级下册-第1张图片-二喜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既然是前朝太庙,那就直接毁掉好了,可是如果直接毁掉,那新朝统治者将会面临其他一系列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该如何收取天下人之心?要知道新朝初立,所面对的都是前朝遗民,只要前朝不是特别的残暴,总会有大批遗民对前朝念念不忘,所以,如果随意毁掉前朝太庙,则天下人心不服,新朝刚建立起来的统治威信也会荡然无存。

所以,前朝太庙不能毁,而纵观我国历代王朝,也会发现,如果和前朝没有血海深仇的,新朝大多没有损毁太庙,假如前朝太庙不幸在战火中损坏了,新朝还会对其进行修缮重建或选址令建,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新朝建立后,前朝的太庙规模一定会有所缩减,毕竟前朝已经覆灭,若再以皇帝之礼祭祀,也说不过去,而这个问题就要牵扯到古代礼法制度之“二王三恪”制了。

“二王三恪”制的大体意思就是,新朝取代前朝后,新朝君王为了彰显新朝之正统地位,会给予前朝皇族后裔一定的爵位,一般情况下都会是王爵或者公爵,对应不同的爵位还有相应的封邑。如果封前两代王朝的皇族后裔,则称之为“二王后”,若封前三代王朝的皇族后裔在,则称之为“三恪”。

清明节作文250字,清明节作文250字三年级下册-第2张图片-二喜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例如,唐朝武德元年,封隋恭帝杨侑为酅国公,封北周后裔为介国公,此即为二王后。而后梁立国后,则封唐宗室李嵸为莱国公,与隋朝后裔酅国公杨仁矩为二王后,而加上后周宇文氏子孙介国公则为三恪。

那么在了解了“二王三恪”后,我们就要解决最主要的问题了,即新朝如何具体处理前朝太庙。

前面说过,新朝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毁掉前朝太庙的,但是基于“二王三恪”之礼,前朝太庙的规模一定会缩减,《周礼》对宗庙有一个非常严格的限定,即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

清明节作文250字,清明节作文250字三年级下册-第3张图片-二喜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实际上各朝代对于太庙庙数也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周礼》的规定只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即古代上至皇族下至地方士族,祭祀先祖的庙数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可逾制,否则就是杀头,诛族的大罪。

因此,如果新朝按照“二王三恪”的礼法对前朝皇族后裔进行了重新册封给予不同爵位的话,那前朝的太庙也会根据相应的爵位进行缩减,通常情况下是保留三庙,由所册封的前朝皇族后裔进行祭拜,而这实际上也就是将前朝太庙正式变为所册封之前朝皇族后裔的“家庙”,如后梁册封李唐后裔的情况便是这样:

当然了如果遇到胸怀特别大度的新朝如宋朝,宋朝就规定了后周的太庙要按照原先的规模继续祭祀。

当然了,除了以上两种处理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即兴建于明朝的“历代帝王庙”

大概是经过了大礼议之争的洗礼,嘉靖皇帝突发奇想的修建了一座“历代帝王庙”,他将历代一些贤明君主全都供奉于此,而清承明制,到了清朝,这个“历代帝王庙”里供奉的君王越来越多,最终只要生前不是特别的暴虐荒淫,都能进去。

而目前北京的太庙,本是明朝的太庙,后来清朝入关,本着清承明制的原则,将原本老朱家的“家庙”给占去了,然后以明朝皇帝发明的方式,将明朝的皇帝们“请”进了“历代帝王庙”中进行供奉。

太庙,是皇帝的家庙,是封建王朝皇帝祭祀自己先人的地方。

太庙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呼,夏朝的时候被称为"世室";商朝时称"重屋";到了周朝则被称之为"明堂",自秦汉起,在被称为"太庙",以后历朝都沿用了这个名字。

明朝原来的首都是南京,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因靖难之役登上皇位的明成祖朱棣,正式将首都迁至北京;作为明朝皇帝家庙的太庙,也随之从南京迁到了北京。

此后直到明朝灭亡,北京一直是大明国都,时间长达二百二十多年。成祖和其之后的十四代皇帝,都在此登基,也在此去世,死后也都进了太庙享受祭祀。在太庙接受供奉的,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朝历代皇帝,朱元璋的四代祖先(追赠为德祖、懿祖、熙祖、仁祖),也都拥有一牌之地。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头一天崇祯来到煤山自尽,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一统的明朝宣告灭亡。

42天后李自成撤离北京,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兵进京,同年9月顺治帝也来到紫禁城,坐上龙椅,开始了对中国200多年的统治。

顺治皇帝登基之后,随即就将自己的前辈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的牌位,以及清太祖追赠的四代祖先(肇祖、兴祖、景祖、显祖)牌位自盛京(沈阳)原清室太庙迁到了北京的太庙。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国家也不能有两座太庙。

清朝定都北京,就成为北京的新主人,明朝太庙就变成了清朝的,里面供奉的皇帝以及他们的先人,自然要被请出去。

其实顺治进京的时候,天下大局未定,李自成、张献忠的部队和南明小朝廷的军队还占据着半壁江山。

但是顺治皇帝还是急不可待地把明朝皇帝请出太庙,让自己先人的牌位入住太庙。

因为这样就等于向天下百姓宣布,清王朝受命于天,明朝灭亡是天意,江山已经换主人了,天都变了,大家要认可我这个新主人,不要再为明朝效力了,因为所谓的太庙,也是江山社稷的象征。

那么,在新"主人"进驻之后,明朝的历任皇帝和朱元璋的四代祖宗牌位都弄哪去了?

不得不说,在这个问题上,清朝统治者还是很精明,处理得非常好的。

清朝统治者虽然恨不得将明朝的"余孽"斩尽杀绝,打倒在地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能翻身,但他们的政治手腕还是非常高明的。

清朝入关之后,全面继承了明朝的太庙,那么原来太庙里的明朝老祖宗们去哪了呢?很简单,都被搬到历代帝王庙里了。

一般情况下,前朝灭亡,新朝建立,新朝的皇帝都会对前朝的皇族进行封王或者封侯,让他们继续祭祀前朝的皇帝,只不过庙数要缩减,意思基本就是将前朝的太庙变成“家庙”。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过清朝入关的时候,汉化不深,对这套制度不够了解,所以一直没有封朱元璋的后代,直到雍正在位期间,才封明皇室后裔朱之琏为延恩侯。

因为清朝一直对外宣传的是“继承明朝”,而非“推翻明朝”,所以清朝建立之后,并没有新建太庙,而是直接继承了明朝的太庙,至于明朝的历代皇帝,则被搬进了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是明朝嘉靖皇帝建立的,但这个创意却是自古有之。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历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在南京建了个庙,将三皇五帝以及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共16个帝王立起雕塑,供奉起来,进行祭祀。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对历代帝王的祭祀一般就在北京郊区或者故宫的文华殿进行。到了嘉靖时期,嘉靖于1530年在北京修建了历代帝王庙,祭祀人物沿袭旧制。

帝王庙庙门三间,景德门五间,正殿名景德崇圣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内设五龛,,但只设牌位不塑像,中龛供三皇(伏羲、神农、黄帝)神位,左一龛供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神位,右一龛供三王(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神位,左二龛汉高祖、汉光武帝神位,右二龛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神位。此外,东西两庑共设四坛,从祀三十七名臣。嘉靖二十四年,嘉靖又把元世祖忽必烈及博尔忽、赤老温等五名臣的神位撤销。

清军入关之后,当年就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位搬进了历代帝王庙,列宋太祖之后。第二年,顺治又把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请进了帝王庙,同时还把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刘伯温请了进去。这样帝王庙中的皇帝成了21位。

顺治十七年,顺治下旨,将商中宗、商高宗、周成王、周康王、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请入帝王庙享祀,同时,将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搬了出来。

康熙继位之后,推翻了他老爹的意见,将商中宗、商高宗、周成王、周康王、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又搬了出来,重新将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请了回去。

不过,康熙晚年时,他认为后人评价先代帝王应不应该享受祭祀是不合理的,于是决定将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全部请入帝王庙享受祭祀。康熙死后,雍正又稍作调整,于是,享祀的帝王扩大到164人。

到乾隆时期,又进行了一次调整,乾隆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不过,乾隆认为,金朝的灭亡并不是亡国之君金哀宗的责任,所以他是可以进历代帝王庙的;而汉朝的桓帝和灵帝两位虽然不是亡国之君,但对于东汉灭亡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被踢了出来。再比如,三国鼎立时期,只有汉昭烈帝刘备被请了进来,曹丕和孙权也无此待遇,曹操没有称帝,则更没有资格。最终,帝王庙中享祀的帝王确定为 188位。

按照规定,亡国之君不能被请进帝王庙的,但清朝认为,明朝虽然亡在崇祯皇帝手上,但责任却不在于他,因此崇祯也被请进了帝王庙,另外建文帝朱允炆和景泰帝朱祁钰这两位也被请进了帝王庙。而被明朝认为应该背负亡国责任的万历、天启帝被排除在外,泰昌帝朱常洛由于在位时间太短,也被排除。所以,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有十三位进了帝王庙,享受祭祀。

尽管能够进入历代帝王庙的皇帝如此之多,中国还是有三个王朝的皇帝没有入选。一个是秦朝,秦始皇虽然是千古一帝,统一了六国,但向来有暴君之称,不为儒家认同,所以没有入选。二是西晋,西晋得位不正,而且后代皇帝也都不靠谱,也没有入选。三是隋朝,理由同样是得位不正,而且更重要的是隋文帝对宇文家族进行了严厉的清洗,隋炀帝则是亡国之君。此外,建立新朝的王莽,唐朝女皇武则天也不在此列,因为这两人生前都自己去除了帝号。

秦汉以后,对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祭祀不断发展变化,经历了从陵墓祭祀到立庙祭祀、从个体人物祭祀到系列人物祭祀、从分散单独祭祀到集中群体祭祀、从祭祀开国帝王到祭祀守业帝王、从祭祀汉民族帝王到祭祀多民族帝王、从主祀帝王本人到贤臣陪祀的发展过程,也从侧面浓缩了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不是由哪一个人创造的,而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前辈们共同创造出来的。

自嘉靖修建到清朝灭亡的380年间,历代帝王庙举办了622场祭祀大典,其中皇帝亲自前往祭祀的16次。清朝灭亡后,帝王庙风光不再,民国时驻扎过军队、办过武术馆、做过学校校舍。到后来由于常年没有维护,屋顶杂草丛生、围墙塌方严重,甚至帝王的神位也被拿去做了切菜板。

标签: 清明节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