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中考简单,中考真的比平常月考简单吗?
每年中考结束,总有学生喜笑颜开:老师,题不难!我知道,他说的不难是相对于平时的训练和模拟而言的。当然,也有部分科目,学生会感到很难。那么中考是不是比平时考试的试卷容易呢?这要从几方面去看。
首先:从中考的内容看。中考的试卷难度比例为7:2:1,也就是70%的基础题,20%的中难度题,10%的高难度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中考既是初中学习水平考试,又是选拔考试,既要选拔优等生,又要兼顾全体学生,所以基础知识比重较大。这样的话,只要学生基础不错,加上踏踏实实的复习,考个理想的分数不是难事。
其次:从平时训练和模拟看。平时的训练和模拟的知识点也是紧扣中考设计的,只不过,因为复习时间短,学生知识有夹生现象,也就是没有复习到位,一些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没有牢固掌握,考试时总会出现纰漏。到了中考,经过三番五次的复习,加上学生心理上普遍重视,再做起题来,觉得其实并不那么难。当然,也不排除,为了中考,部分老师,特意加大题目的难度,以便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第三:从学生自身学习来看。一般而言,考试完后,说不难的学生,都是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至少在中考冲刺阶段,潜心书海,孜孜以求的学生。而平时不努力或者成绩较差的学生,即使感觉题目不难,在答卷时,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失分,成绩揭晓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对于个别科目,学生感觉难,其实还是和平时的训练有关。记得有一年,学生普遍认为政治难,究其原因,因为政治开卷考试,平时学生不够重视,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灵活度不够。
看来,中考试卷比平时容易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还是离不开平时的努力。加油,祝你成功!!!
还有80来天就要面临风风火火的中考,有人焦虑;有人欢欣;有人愁。中考在我们一生当中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跨过了这道坎,在战胜一个高中人生可以说是开始了崭新的一面。我们甚至可以说中考是一次尝试性的投胎。
以此可见中考确实蛮重要的,那么根据现有的升学模式,考的成绩好就可以拿到进入好学校的入场券。我们不禁要问中考相比较平常的月考难度如何呢?
中考总体上来讲难度系数要比月考的低一些。他们的区别主要是考虑的范围和目的不同。有以下三点:
1.中考是一个省一个省来确定大致方向,月考是以学校为单位或者以市为单位!
2.中考测试面广,月考测试面窄,但月考针对性强!
3.中考根据有专业性,月考专业性没那么强,但月考比较精!
中考的考试方向,先是有省级确定大致测试方向。比如强调考试的性质、命题依据、命题原则、考试范围、能力与目标测试、考试的形式、试卷的难度、试卷的结构等等做了一些科学性的规定。这些规范都是有教育专家,他们通常都是在一线待过比较长时间,在当地教育教育界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来讨论总结得出的。在眼界上看得比较远,专业性也是非常强。可以说是集合一个地区在教育界一切聪明的大脑。
省级下达通知,各地根据当地情况可以稍作调整。比如试卷的难度做调整。对易、中、难进行合理的分配。普遍性采用的是8:1:1这种结构方式。也就是要让80%的学生能及格。
而月考就不同了,老师根据的是平时同学作业情况,主要测试同学们不太擅长的题型偏多一些,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的!而且平时的月考基本都是学校老师出题。那种综合性,以及普遍性相对会比较弱一些。比如这所学校是一所重点中学,老师出题普遍会出的难一些,出的简单了同学们考着没压力。还会让人质疑老师的水平,甚至严重的话会让同学们学习放松。这样的情况发生是非常致命的。如果是一所普通中学,如果出太难,那不是打击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月考出题会差异性很大,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出题难度。
之所以说中考是相对比较简单,这时建立在基础没问题的情况之上。至于没有基础的同学,那就是没有难易之分,几乎都是难的。不知道老王这样分析,对你是否有帮助?
我教初中物理30年了,今年又带初三毕业班的物理,初三年级一般都是在初三下期,也就是这一学期开校一个月内结束新课,然后开始复习,最后一个月主要是模拟考试,模拟考试从题型、广度深度都与中考题接近,所以从难度系数来说,中考题与模拟题的难度是一样的。
模拟考试就像“实战演练”,实战演练如果难度太高或者难度太低都达不到实战演练的效果;实战演练的宽度广度不够或者题太偏,可能要误导考生复习的内容。所以平常的模拟考试与中考题都是一样的。
模拟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第一次模拟考试往往采用头一年的中考真题称为摸底考试。
通过摸底考试,能够发现学生在哪些地方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分析,对今后的复习、查缺补漏有指导意义。
摸底考试由于是刚刚全面结束新课就进行考试,学生往往会考得一败涂地,原因就是知识的遗忘是相当严重的,加上知识不成体系,考试经验欠缺,尤其是有些地方考“理综”、“文综”,理综是理化生三科合在一起考,文综是政史地三科合起来考,学生在时间分配上出现问题,造成成绩不好,比如有些人先做物理后做化学,化学时间不够;反之,物理时间不够。
通过几次模拟考试,学生上考场的时候,发现:中考题很多都是做过的。由于模考的知识就是升学考试的知识点,模考就是为了升学考试,只要把模考题都搞懂了,中考当然就简单了。
综上所述,许多学生感觉中考题简单,不是中考题简单,而是由于复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每一个初三学生,你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总结经验,把所有不懂的题都搞懂,这样,中考就“简单”了!
为什么有人说语文是整个学科中的大哥大?
“大语文时代”已经到来,语文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说了!
记得幼儿园时,接触到的第一门课程就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批汉字就是一、二、三……那时如能完整地写出一至十的汉字,已经是引以自豪的了。但是,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一个个简单的汉字又构成了词、组成了句,它们能把人间的真善美丑、情仇爱恨表达出来,也能把惊天动地的世事永载史册,那么,你就会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也许有人觉得语文呆板,远比不上数学、化学、物理那样灵活、生动,那么对于你的评价,我也用一句话,那就是你不懂语文,一切知识都是以语文为基础而建立的。答案补充 譬如,有一道繁杂的数学应用题,只有在真正理解题意下才能列式解答。那么,试问这理解能力从何而来?还不是从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积累、培养而成的。化学中,遇到比较复杂的推断题,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作后盾,你能顺利解答吗?在其他科目中,诸如此类的现象不胜枚举。由此可见,语文是学习其他各科知识的幕后导师。
学好语文,获益匪浅,既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写作水平,使你的修养更胜一筹,可以说是终身受用。看看诗圣、诗仙、唐宋八大家们留下的篇篇不朽之作,再翻叶圣陶、巴金等前辈们的金笔。你是否意识到语文的魅力?你是否也萌发了学好语文的欲望?所谓想和做要有机结合,因此归根结底就是如何学好语文。其实方法很简单,也很通俗。第一要从课本着手,汲取前人留下的精华;其次要注意方法,适当的做读书笔记,课外练练笔;最关键的就是多读,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提高文学素养。这三步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总之,语文是师之先。记住要想在学业上有所作为,首先要学好语文,因为学习、工作、生活时时、处处需要语文。
因为现在各学科的题目,阅读量都明显增大,语文学不好,你连题都看不懂。语文是各个科目的基础,这是语文被称为学科中大哥大的第1个原因。
教育部开启了大语文改革,是语文被称为大哥大的第2个原因。
语文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的提高。
- 国家组织专家重新编排全国统一语文教材。从2017年开始,已经陆续有地方开始试用,到今年2019年9月新学期,就要完成全国所有地方的教材统一。也许你所在的地方,已经开始用部编教材了。我闺女今年二年级,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部编教材了。
- 语文部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过去语文教学的病症,就在于读书太少。他开出的药方就是:在教材编写中,以“读书为要”,新编教材专治各种不读书,用考试倒逼你读书。以前很多家长总说,孩子要应付考试,根本没时间看课外书,以后孩子要是不看课外书,你可能连考试都应付不了了。
- 很多媒体把温教授的话裁剪后变成:“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实际上温教授的原话是:”高考是选拔考试,必须适当拉开分距,还要考阅读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所以这有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要加大语文考试的难度和区分度,尤其是阅读理解的难度。
数学难度将会不断降低,英语变成了多次考试取最高分,而且我认为将来英语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低。这样一来,必修课中,难度最大、区分度最高的就变成了语文,以后拉分的不会是别的科目,而是语文。所以现在网上有”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的说法。这是语文是所有科目大哥大的第2个原因。 - 再多说一点。新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文的篇数大幅提高。
有些人不明白,但其实这是和中国国家战略相一致的,几十年前,中国刚改革开放,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所以英语是一门必修课,提的高度很高。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就必须要注重自己的民族文化,提高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
央媒黄金时间热播诗词大会,大会冠军被保送北大,这都是非常明显的信号。如果有些家长还没看懂,还傻乎乎的,不停的报奥数班,挤占孩子阅读的时间。那到时候就是”命苦不要怪政府。”个人的命运都是要被置于国家、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下的,如果你连国家发展的方向都看不清,那你注定是要失败的,方向不对,越努力离目标就越远。
标签: 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