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怎样去正确面对?
经过高考的努力拼搏,大部分学生带着理想和希望,并满怀信心走进象牙塔。但是,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教学风格,新的学习方式等全新的大学生活,很多新生感到极度的不适应,不论是想家还是学习或者生活上的不适应,这些心理落差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映,我们需要正视这种反应,并及时进行调适。如果无视这种反映一味让它蔓延,那将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那么大学生应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早定目标: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表明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时,能够积极地纠正。大学生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分析自己身上的利弊,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不要认为上了大学,就大功告成,只求考试60分;有人为了追求“中学失去的快乐″开始放纵自己,失去理想和目标,在虚度时光。这些人到了高年级才醒悟,但悔之晚矣。
学会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按时按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此外,要有计划、有系统地阅读课外专业书,学会创造性地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自己的学习跟上学校的教学节奏,顺利的完成学业。
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做好,和自己的内在在一起,看到自己内在需要修复的那个自卑的,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
学会交往:大学生在交往中应学会真诚、宽容和平等待人的原则,掌握交往的技巧,学会表达,做到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我们的情绪疏导,从而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时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交往中学会真诚地赞扬和欣赏别人。如果一定要批评人,也应先表扬后批评或者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与人交谈时,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话,因为倾听本身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尊敬、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这种对他人的尊重,无形中就会满足对方自尊心的需求,赢得对方的好感,加深彼此的感情。
把握交往的尺度:人际交往上的″度″是指保持良好人际关系所需要把握的方向、深度、广度等。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交友一定要有原则,谁该深交,谁该浅交,谁该拒交,要做到心中有数。大学生交友的广度也应适当。圈子太窄,疏远了可交的益友,有碍正常交往;范围太大,必将分散自己的精力,影响学习。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以及卫生习惯,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大学老师,我谈点看法:
人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部分。记得一位伟人说过:“要么你去驾御生活,要么是生活驾御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就是,前者始终运用最健康的心理,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心态支配和控制自己。
无数事实证明,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肯定是一个社会适应良好的人,健康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
⑴学会内心观照。伏尔泰说:使人疲倦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砂子。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砂子,克服自己内部最薄弱的环节。美国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研究认为:个性与成就的关系大于智力与成就的关系,同样都是高智商的人,有的成绩卓著,有的一无所成,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个性差异以及心理是否健康。
⑵提高自我完善能力。一位美国运动员和一位前苏联运动员同时参加铅球比赛。论实力,前苏联运动员要超过美国运动员。比赛的前一天晚上,两人先后到场地练球。美国运动员不管怎样也扔不了前苏联运动员那样远,她干脆拿铅球在前苏联运动员的最远球痕前砸了两个坑,然后就去睡觉。前苏联运动员看到美国运动员的“记录”后,大吃一惊,由于心理压力太大,整个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正式比赛时,前苏联运动员的正常水平没有发挥出来,败给了美国运动员。自我完善能力包括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驾驭等能力。
⑶运用积极心态。杯子里盛着半杯水,两个饥渴的人看到了,一个沮丧地说:“只剩这么点水了。”另一个则欣喜地说:“啊,还有半杯水呢!”第一个人是具有消极心态者,即悲观者,第二个人是具有积极心态者,即乐观者。积极的心态是成功者的首要标志,也是成功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常常会从难题中看到机会,因此他能赢得成功。反之,具有消极心态的人却每每会从机会中看到难题,因而他会把机会赶走,即使机来到面前,也多半平白错过。
在无垠的宇宙空间,人生只是宇宙中的一刹那。因此,当打大学生要不断提高心理健康能力,懂得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每一过程,从而走向每一次成功。
人生必须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职业、社交、两性,大学生时期是学习与工作的过渡期,也直接面临着三大挑战,处理不好极易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那具体怎么做会有利于心理健康呢?
一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多种途径,难以一一表述,以下这些原则可供借鉴:
(1)相互原则。相互性是交往的前提,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喜欢的人往往也喜欢我们,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常常不喜欢。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
(2)平等原则。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这就是平等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总要有一定的付出,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而不是一味索取和欺压对方,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之一。
(3)相容原则。相容是指心理相容,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宽容及忍让。
二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指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的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当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情绪管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出现负面情绪时可以采用如下对策:
(1)情绪体察。认识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要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例如,当你因为一件事而闷闷不乐,对别人爱答不理时,问自己:“我为什么折这么做?我现在有什么感觉?”
(2)接纳情绪。接纳自己可以产生不良情绪,是与情绪和平共处的前提。因此,要改变认知,相信不良情绪的产生未必完全是坏事。每个人都会产生不良情绪,它仅仅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反应。
(3)表达与释放。当压抑和不愉快的情绪出现时,要学会以适当的方式缓解自己的情绪,比如大哭、倾诉、逛街、听音乐、运动、做瑜伽等。
(4)转化与升华。要想办法改变认知,把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
(5)自我成长。人的情感波动是难以控制的。每个人都可能面对一些带来不良情绪的压力情境,因此个体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能力,减少负性情绪出现的概率。
大学阶段,不同于中学阶段的教育,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有很多学习之外的锻炼,比如参加学生会,社会团体或者一些行业协会的活动,大学校园更像是一个模拟的社会,或者说叫一个半开放的社会,学习之余,我们会参加很多的校园活动,比加一些社团活动,如书法的航模的,画画的,舞蹈的一些公益组织活动,18岁到22岁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应该做第一次已完全独立的形式,在外生活和学习,在大一的时候可能会有更多的一些不适应感,因为你要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校园文化以及繁重的学习任务,这些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消化和协调,除了学习的课程之外,在生活当中,比如说一些寝室内因为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会导致一定的矛盾的出现,那么,如何来解决和化解这些矛盾是需要大学生进行仔细考虑和恰当处理的,同时,这个阶段也会面临着很多一些情感上的问题,所以,处理好情感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对上面种种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青春,不要辜负要专心的投入学习,作为学生而言,学习是第一要务,其次,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尽量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比如学生会,团委工作,社团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训练,人际交往的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可以很好的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再次,工作学习之余也要多读书,读一些哲学类,人文类的书籍,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锻炼自己的一些人文修养,当遇到一些人生困难的问题或者学习生活上的问题的时候,应该及时向你的辅导员进行请教,让老师帮助你解答和点拨你,已帮助你走出困境,对于特别难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咨询学校的相关部门的心理咨询师,已帮助从更加专业的心理学的角度帮助解决困难,最后,也需要用业余时间多多的参加一些社会的实践工作,到社会上去锻炼一下,体验一下生活,这样自己会对社会有更加切实的感受和体会,从而帮助我们成长
标签: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