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一个产品进行宣传?
可以采用“程序化测试”,或者A/B测试。
一套成功的营销方案已经不仅仅是有创意就够了。更重要的是在定价方面对这个创意进行测试。
举个例子。
一家公司的营销经理张三,为人力资源行业提供线上培训产品。张三的工作内容就是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利用不同的网页布局和图像,将各种公司产品的销售标语和销售主题放在不同的网站上运行,以此来对它们进行常规性的测试。偶尔他也会对某一个创意感到特别兴奋,比如不久之前,他十分喜欢其中一条广告,广告词是:“将人力资源变为你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也有另外一条让他觉得毫无兴趣的广告:一个相貌平平的年轻人竖着大拇指,广告标语也索然无味——“让人力资源培训变得简单”。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这家公司在不同的时段里,以不同的规模、在不同的网站上投放了这两条广告,他们尝试了各种你能想到的时间、规模和网站的组合。但不论是通过什么渠道在何种时间段投放,竖起大拇指的那条广告都是当之无愧的赢家,这条广告吸引的点击量和销售量都是最多的。至于那条“竞争优势”的广告则被死死地压在了最后。
这意味着,有时候你个人喜欢的广告和宣传,有可能在市场上毫无作用。当然,市场需要你去寻找,开发和定义。但是作为一个营销传播的从业人员来说,有时候在市场盲目试错和抓瞎无异。
现如今,要拿出最好的创意,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的自负,学着去热爱数据。在以前,人们会成立焦点小组,发放调查问卷。但在今天,即时的数据反馈能让你快速测试更多版本的创意。
这是不是意味着营销已经不再需要“创意天才”了呢?当然不是。首先得有人想出创意,然后才能将此创意付诸测试。测试创意的“流程”被迅捷化,程序化了。好的方案还是能直击消费者需求,但在过去,广告效果测量一直是个“迷思”,而现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起码知道创意的钱花得值不值。
用心做好产品却卖不出去,该如何做产品营销?
用心做好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吗?卖不出去就是因为营销不力吗?创业烧钱打广告就确定顾客愿意掏钱或者复购吗?好产品的定义就是质量好和自我感觉好吗?当然不是!
产品为王、渠道为王、终端为王、流量为王、数据驱动、体验为王、新技术、场景革命、赢粉丝者赢天下,到底哪个才是最重要的?说的都对,如果每一个做到极致,也许就成事了。我想表达的是:伴随产品的成功不仅是产品本身,是多层面的组合、设计,是一个系统。
先说下逻辑,后面再说下方法。
一个项目或者产品(包括服务型产品)的成功首先要理清轻重缓急:
机会—调研—定位—产品—测试—包装—营销—营运—复制
消费者需求:
产品是要卖个消费者的,一个好的产品构思定是因为消费者有需求,是个机会或者痛点。但这个机会是刚需还是伪刚需?是长尾市场还是头部市场?一定要经过调研才能定位,包括顾客是谁?顾客价值贡献是多少?竞品、消费基数、行为数据、市场占有率等等是多少是什么?也就是必须对消费者,既对市场有精准的认识。
当清楚消费者需求后,必然会比对早期产品构思,对产品定位进行调整或者优化,这里提醒一下:很多做产品的往往是盯着竞争对手的,这种行为恶性竞争的可能性较大,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往往很少,这是不应该的。产品定位清楚了,还不能说就是没问题了,最好经过测试,让一定数量的顾客参与体验当中提出意见,产品方再完善,经过反复几次,产品的属性基本成熟,基础算是有了。
渠道搭建:
渠道代表着一个产品的营销宽度,以及这个产品有效覆盖的面积,即市场份额。以快消品为例,我们知道大卖场沃尔玛、永辉、大润发这样的传统渠道,也有苏宁、国美这样的与家电品牌方合作的渠道、还有阿里、京东等的传统电商渠道、还有711便利店、无印良品等的制造型零售的供应链渠道,更有互联网社群裂变、分销渠道,那个是这个产品需要的,适合的,会有什么效果,这是决定产品出口的关键要素。以上出了互联网社群裂变、分销,都还是一种差价商业逻辑。但互联网具有公共的链接性,消费者可以直接付钱个品牌方或者生产方,这个渠道又要如何搭建?
标签: 产品营销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