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
谢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八个字:忠、孝、诚、信、礼、义、廉、耻。
忠,是一种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忠主要体现为个人主体的自我要求,它是一种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因为它必然要通过人事才能表现出来。
孝,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孝文化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关于“孝”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俗语。如《增广贤文》中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还有“百善孝为先”等等。
诚,是来自儒家文化,诚是一切德性的基础,有诚方有德,无诚则无德,诚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信,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准则,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规则,也是传承的文化思想。“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礼,古代的礼分两种:一是指典章制度,二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礼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在礼记,郑康成的注解说得很清楚;礼者,体也,体是本体,挽一句话说,就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做人的根本。
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义者,宜也,做事要适宜。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
廉,是中华传统文化伦理的重要范畴。《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强调上至天子,下到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廉”被用来形容人品性的方正刚直、洁净清明,“廉”的主要体现就是不贪,只有不贪才能达到廉的境界。
耻,是中国传统道德“八德”之一,被认为是“立人之大节”“治世之大端,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言人若能以无耻为可耻,终身就不会再有耻辱之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食粮,哺育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现在,我们身上还散发着这些宝贵的品质。
尊老爱幼,礼记上有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如同尊重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尊重别的老人,如同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疼爱别家的孩子。
黄香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总觉得有点造作,不真诚。把自己的小身子骨冻坏了,不就得不偿失了吗?张良捡鞋的故事,倒觉得颇有趣。张良无事在野外晃悠,看到一位老者,须发皆白,身子佝偻着,坐在桥上,一只鞋掉到了桥下。老者见了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拣上来。张良一看,年级这么大了,挺不容易的,就替老人捡了回来。张良心想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恭恭敬敬的帮老人穿上鞋。老人看,孺子可教,就把《太公兵法》传授给他。毛泽东也非常尊重老同志,他曾为徐特立祝寿,并说,你二十年前是我的老师,现在仍是我的老师,二十年后必定还是我的老师。并号召大家学习徐老的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高贵品质。
《论语》也特别讲究孝道,提出孝为立身之本,做到孝,首先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忧,所以为人子女,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曾子曾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与履薄冰,意思是小心谨慎,珍重生命,不让父母担心。其次,孝敬父母,态度要恭敬,要和颜悦色。如果仅仅是管管吃喝,那和喂养小猫,小狗有什么区别。
济世情怀,儒家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理学家张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事名的济世情怀。
范仲淹,从小就立下志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寄住在寺院,每天吃残羹冷饭,仍刻苦读书。后来,做邓州知州时,在邓州应朋友之约,写下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毛泽东少年时代也胸怀大志,他常看华盛顿,林肯等人的传记,寻求富国强兵之道。他经常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舞大家。
结束语:其它还有刻苦求学的美德,三字经上有,如囊萤,如映雪,如负薪,如挂角的典型故事。还有诚实守信的美德,西汉有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可见季布言出必行,已为众人钦慕。还有雅量容人的美德,楚庄王宽容断缨之臣,终成霸业,曹操接纳了杀子仇人张绣,也彰显了他的容人之量。古代文化,丰厚博大,传统美德有很多,不再赘述。
标签: 中华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