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曹雪芹来了也得复读”的2022高考作文题火了,你会做吗?
这问题有趣。
我会做,孩子们未必会。这句话不是狂妄,是悲哀。原因如下:
一、我学习的年代,没有衡水作文选,没有范文,没有押题,没有老师家长逼着去模仿谁的文风思维,只有语文基础知识和课外书,还有一位思维超前的好老师。那时候上课,语文老师讲完课文解析和语法规则,然后大家自由讨论,老师并不束缚任何观点,甚至鼓励我们发散型思维。(她后来出了文集,成了市级教育局领导,水平确实不是盖的)。我那时写东西喜欢逆向思维,她从未指责,反而推荐发表和参赛,以至于人生第一笔稿费和第一个科幻小说奖项都是在她支持下。
二、有时间读课外书。那时候没有书山题海,没有课外补习,没有夜里发来的微信群作业,只有课堂留的作业,其余就是自己的自觉了。我同桌和我一起爬墙上树,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不过他突然有天说不玩儿了,要学习了。他现在是中科院某所的顶尖专家,中微子探测项目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了。而我用这些时间读课外书。结果是天文知识、航空知识、模型制作都获过奖。后来写作文,因为课外知识太多,多到溢出来,老师留一篇我写三篇。现在的孩子还有时间看课外书吗?就算有,手机在一边,能不能忍住不拿起来?
三、没有范文。那时语文课讲解鲁迅、朱自清之后,只要求思考,并没有要求作文必须按这个格式来,没有八股文。我模仿过郑渊洁、阿西莫夫、海明威…作文天马行空,一直是高分,高考时语文成绩全校第一,全市也拿的出手。现在不行了,范文摆在那里,不照着练就内拿考试分的自信,应试思维之下莫敢不从。
所以我们那时候和现在的区别就是:束缚少,可以自由发挥,不用非要人云亦云。2022的高考作文看过了,对我们那时的人们只要会写作文的真的不难,而对于现在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被迫循规蹈矩的孩子,纯属刁难!
哎呦,现在的孩子啊!自己没本事,就编出来谁谁谁也不行的网络用语来,这个就是最典型的“俗手”,毫无创意,就是给自己的无能找借口的托词!
《红楼梦》的选题怎么了?有什么不正常的吗?把你们关注《海贼王》,关注《斗罗大陆》,关注《甄嬛传》,关注吃鸡和王者荣耀的一半精力,关注到古典文学名著上,都不至于对《红楼梦》的高考作文题表示傻眼!
再者,即便是高中生年龄还小,有老师家长不支持,还没正经读过《红楼梦》。单从考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仅根据考卷上给出的情节片段,要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贾政的众门客们故意出些普通的、不出彩的提词,为的是让贾宝玉有机会露脸,是在给贾宝玉打溜须拍马屁,而贾宝玉所出“沁芳”二字,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也不是从贾政的角度来考虑,更不是从众游客的角度来考虑,恰恰是站在了姐姐元妃的角度来考虑的提词。
那么这里面蕴含的论点就非常清晰了,那就是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你如果不能够站在受益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是站在自己的视角来观察事物,那么你只能提出“俗手”的观点,最多也就能发挥到“本手”的地步,而能够站在受益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妙手”行为!
得,一不小心,一段话,把两个考题都给写上去了!
2020年高考作文题(全国或地方卷),围绕疫情(新冠状病毒)来命题的概率有多大?
谢谢您的邀请。
回答如下。这次疫情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公共卫生事件,它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可以拓展无限,我认为,2020年高考,新冠肺炎是全国和地方卷都绕不过的话题,生物,地理,语文,政治,化学等科目应该有相当比例的题目入选。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生死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病毒的起源是这次疫情的谜,尽管有阴谋论等多种说法。为什么会有人病毒,人为什么传染病毒,人类怎样战胜病毒。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死?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人类与野生动物如何相处,这次疫情给了我们感性的面对和理性的思考。
二是源于生活的真实。人生观、价值观是高中生必须面对的话题。我国倡导的“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次疫情中给所有的国人以真实的体验,我们的武汉封城,我们的医护人员逆行者驰援武汉,我们的全国人民抗疫一盘棋,我们发挥制度优势打胜了疫情。期间的亲情故事,爱情故事,家国故事,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在疫情面前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些必对高中生的人生选择产生影响。
三是人的发展需要。解决了人为什么发展的话题,就要解决怎样发展的话题。当前,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名列世界第二,在这次抗击疫情疫中,我们国家不算成本,把人民群众健康摆在第一位,和某些发达国家成了鲜明对比。抗疫的故事让人泪奔,一些科学家回国抗疫;一些游子把所在国的口罩等物品买空了,来支援祖国,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更是最好生动实践的教科书。应救必救,不落一人;医护人员,公安干净,社区工作者,不舍昼夜,连续作战;各级干部身先士卒,一线指挥。
四是疫情影响了高考什么。可以说,这次疫情对世界的影响是空前的。高考的目的,一是选拔人才,二是培养人才。高考内容来自生活,源于生活。全国人民在家里抗击疫情,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支援武汉。抗疫牺牲的人为我们挡风挡雨☔️,活着的人就要传承好抗疫牺牲的精神,也有一些不守规矩,个人不诚信,不守信的例子,这正是高考面临和解决的课题。
历年高考作文?
2019年山东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以材料为中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2020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签: 高考作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