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学习的习惯?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如何养成学习的习惯?”下面我有这么一些具体措施。
1、形成学习习惯的15点具体要求
1.会用点滴时间学习。2.写字 (握笔、坐姿正确,书写整齐美观)。3.听课 (集中精力,积极参与课堂活动)。4.会记笔记 (读书、听课、听讲话,都动笔记录)。5.作业 (独立按时完成,书写整齐规范)。6.多动脑、勤思考( 对不理解的东西力求知道原因); 7.写日记(坚持天天写)。8.提问(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或同学请教)。9.有见解(与同学争论问题,既能正确理解对方观点,又能提出自己的见解)。10.爱阅读 (阅读成为每天必做的事)。11.积累(摘录、剪辑好句子、好语段、好文章)。12.预习(建立预习常规)。13.复习(遵循记忆规律,掌握各科复习方法)。14.自学(能自学基本知识)。15.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培养学习的习惯应从“小”做起
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远而持久的过程,必须从“小”做起,第一,指习惯最好从小时候培养,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孩子小时候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因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塑造,而且许多好的习惯与兴趣在孩子小的时候容易抓住关键期。第二,培养习惯从身边小事抓起,靠一朝一夕是不会养成良好习惯的,只有从小事着手,比如从分类整理自己的学习工具,保持整洁的书本等小事培养,慢慢才会培养出更好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家长、教师、同伴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处处是楷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会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为榜样,一言一行地去模仿。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有好的习惯,严于律己,做出示范,以自己的人格、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模范,这样给学生提供的是鲜明、生动、可模仿的行为模式,使学生在仿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认识,激发内在的上进热情,强化成自觉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按阶段进行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成的,更不会在短期内形成很多良好的习惯。所以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比如,在幼儿阶段要重视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诸如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等。对学龄前的儿童,要重点培养孩子善动脑筋、爱观察、对事物有好奇心等学习习惯。小学阶段要尽可能多地养成更多的学习习惯,比如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不会的字自己查字典,按时学习等等。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抓住发展关键期是关键
有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12岁以后,应该让孩子逐渐形成许多良好的习惯。家长和教师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理智地选择适合该阶段的良好习惯来培养,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小学低年级应该重点培养集中注意力、书写规范、按时完成作业、正确的坐姿、看姿、珍惜时间,学习上不磨蹭等良好习惯。如果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则困难的多。
6、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家长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等特点,所以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如此,只有经过不断的强化,让孩子慢慢进入了良性循环,才能逐渐内化成自觉的行为即成为习惯。据有关专家试验,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最少要坚持三个月。因此,作为家长、教师必须引导、监督孩子很长时间来培养习惯,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必会养成。
7、同伴互助是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同伴群体的作用举足轻重,我们利用这一作用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上总有一部分学习习惯很好的同学,在班上可以建立“阳光伙伴”行动,要求“一一对应”或“一二对应”,即一名具有好习惯的同学带领一名或两名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这要按班级具体情况而定,目的是让学习习惯好的同学给予引导、帮助、仿效。这样学生在互帮互助中不但加深了友谊,具有良好习惯的同学因为责任,习惯会变得更加完美,重要的是习惯不好的同学慢慢会得到改变。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中,在学习环境影响下,反复练习形成的,最终发展成个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从一下几点出发:一、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孩子要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中不懂的问题,以便第二天请教老师解答。二、养成课堂认真学习的习惯。1、课堂上认真接受老师的指导,专心致志的参与讨论,全身心的投入学习。2、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对与自己不一致的见解也要敢于争论但不是争吵,并从争论中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3、有疑问时要及时请教,可以向同学也可以向老师请教。4、虚心听取他人发言,善于倾听他们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他们谈话,嘲讽他人。5、要善于合作学习和举一反三,善于通过学科间联系理解问题。三、从小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孩子要在家长的指导下制订生活、读书、实践的活动计划,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并认真执行。四、从小培养阅读习惯。1、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2、边读边思考,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善于请教他人,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五、书写习惯。1、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作业,书写时想好后再下笔。2、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规范。3、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4、写完学业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六、记忆习惯。对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巩固,因为记忆的规矩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容易遗忘。七、作业习惯。1、当天的作业一定要当天完成。2、独立、认真、按时按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不抄袭他们作业。八、总结反思习惯。每天睡觉前养成反思自己所学知识,把当天的内容重新在脑海中简单回顾一遍。
谢邀。好习惯是成功人生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有个好成绩的前提。特别是假期,很容易让孩子们养成的好习惯招毁于一旦。如何培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首先,在培养好的学习惯之前,必须给孩子制订严格的作息时间。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有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比如起床、洗漱、学习、作业、吃饭,游戏、娱乐、睡觉等一系列活动,有了合理的作息时间,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在平时该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也就不会因为贪玩而耽误学习,另外有了合理的作息时间,也会使孩子的学习安排更有条理,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余,还可以看看课外书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是孩子学习的前提,无论什么学科,每节课前,应给孩子布置一定的有针对性的预习任务,让孩子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在预习过程中,设置一些相关预习题,通过预习加以解决,预习时不能解决的,会在学生的心里形成思维冲突,这样在孩子听课时,就会带着问题去听,预习时有冲突的内容在听课的过程当中,通过老师的讲解会得到逐一解决,预习在孩子的学习中很重要,要想达成预习的目标,就一定要教给孩子高效预习的方法。
3.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这是孩子掌握知识的关键。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除了对老师上课水平的考验之外,重要的,还是对孩子自制力的考验。一些孩子成绩差,并不是他们脑子笨,更主要的原因是上课听讲的习惯不好,这类学生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这种习惯也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培养好的,需要老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来进行,比如:有趣的课堂内容,老师上课幽默语言,对学生及时正面的评价,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等等。
4.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不懂就问和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的习惯。每节课后,老师都会布置一定的作业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的知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认真的完成作业,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有问题就会请教别人,这就要求老师平时多注意引导,不要让孩子对作业有太大压力,对孩子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答复,而且态度是重要因素,孩子问题时,老师不能太严厉,太苛克,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孩子们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
5.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习惯。其实,有些问题的解决并不一定靠老师,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也可以解决问题,现在不是推行参与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式教学吗,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相互之间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6.阅读的习惯。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阅历,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家里是孩子阅读的最好场所,家长可以有意识的给孩子购买一些他们感兴趣书籍,在孩子们读书的时候,不要干扰,其实家长适当的陪读,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标签: 我的兄弟叫顺溜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