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那么累,孩子那么多事,为什么还要生?
生孩子那么累,孩子那么多事,为什么还要生?你的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往大了说,生命的延续,人类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往小了说,传宗接代,婚姻的必然结果等等。我想给你讲一下自己的经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刚结婚的时候我和老公生活在大城市,一个公司,每周二三一起休息,那时候我的日子是身边朋友最羡慕的,收入不错,老公疼爱,工作轻松,每天就是吃喝玩乐,日子过得无忧无虑,这样的日子我过了6年。
我是不想要小孩的,老公尊重我也就同意了,本来我觉得我要成为“丁克”一族了,结果33岁时的某一天,我和老公刚从老家回来的晚上,老公对我说:老婆,咱俩要孩子吧,这次回家看着我爸看别人家孩子的眼神,我有点受不了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妈不也总问咱俩啥时候要孩子吗,你说呢。看着老公期盼的眼神,我答应了。
是啊,我生孩子的理由就是最常见的“家里逼的”。我觉得小孩很烦,我喜欢只和老公两个人二人世界,我喜欢吃喝玩乐,我喜欢挣钱只给自己花,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孩,可是不管我觉得什么,不管我喜欢什么,我现在已经是个三岁男宝的妈妈了。
也许你会问:那你现在幸福吗,快乐吗?我会很肯定的告诉你:是的,我很幸福,我很快乐,和没孩子时候的幸福快乐不一样,但比起那时,现在的幸福感,快乐感可能更强一些呢。
半夜喂奶的时候,我也会难受;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也会照看的心力憔悴;孩子和你哭闹的时候,我也会心情烦躁;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也会怒火中烧。可是当孩子依偎在你怀里,甜甜的叫你一句“妈妈”,我觉得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相信我,做一回妈妈,绝对是你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
怎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
感谢邀请!
先说听到的一个段子,说孩子一出生不久,妈妈就觉到我的宝宝未来一定像爱因斯坦一样成为天才;到了学龄前,妈妈认为孩子未来一定非哈佛未属;上了小学,妈妈说,我的孩子就是清华北大的料;等到初中,妈妈就叨咕,我们争取考上一本;终于上了高中,妈妈悠悠地说,随便有个大学上就行了。
哈哈,这个段子一方面说明妈妈们对自己孩子永远怀有多少的期望,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孩子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不同的。
那么父母们怎么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呢?
有的父母从小就以很高的目标来培养孩子,向着社会精英方面发展。也许孩子不辜负期望,实现了梦想;也许孩子天命如此,背负着父母的期望走完了非常平凡的一生。
有的父母放手让孩子在天性中发展,关键时刻扶一把,把握住人性和道德方面的准则不跑偏,其他都鼓励孩子努力向前,最后孩子的人生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我们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意识和观点,他们有不同的能力才干,他们有不同的偏好兴趣,他们有不同的发展速度,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不能强求,不能攀比。
所以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尺度来衡量孩子,不能给他们就此打上标签。
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小学三年级,快要愁死他了,老师都说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吸收极其缓慢,我曾经辅导过他的作业,背六个单词要花两个多小时还不能搞定,做算术题是教了就忘,每天光是写作业就能写到晚上十点多,什么都干不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要求父母要有成长型思维,并培养孩子也拥有这种思维。
《斯坦福学习法》这本书,也有提到成长型思维。书中说到“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到”的理念是一种成长型思维的体现。用一句话概括的话,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智力、能力是可以通过有效努力改变的。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认为智力、能力是先天的,固定不变的。
举个例子:
这两种思维如果用到孩子的学习上,会有很明显的差别。比如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学好,考试分数也不理想。如果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孩子的做法就不是否定自己,而是努力去寻找原因,孩子会觉得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考的更好,会进步,从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如果孩子拥有固定型思维,孩子会觉得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自己的学习能力,就是这个样子,即使受到了激励,也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很大提升。这样思维的孩子,以后在学习的路上就很难有进步。
如此看来,成长型思维,对于提升孩子的成绩也是有帮助的。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1、家长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家长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就肯定孩子就这样了,也是固定型思维的表现。比如“你怎么这么笨?以后肯定考不上好的学校。”“这么小的事你都做不好,将来还指望你能做大事?”等等。如果家长经常这样,孩子也会形成这种思维模式,所以想要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家长就需要做好榜样。
2、不要手把手教孩子写作业
这个问题所阐述的观点与当代教育模式中的成长教育相一致。
成长教育提倡的就是一种以多元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该种教育模式所要遵循的就是个体科学的成长规律。而只要符合科学的成长规律,以多元发展为目标的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可以融入到成长教育体系中。
成长不是某一个点、某一个阶段,而是一个系统,一个生命个体的一生,包括从孩子的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到青春期到成年一生的成长,不光是孩子需要成长,即使是成年人也需要成长。
对于父母来说
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在每一个不同的时期、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模式,才能懂得孩子们的需求,才能辨别孩子目前各项发育是否正常,是迟了还是早了?也才能更多地为孩子的各项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才能调节父母自己的教养方式、言行举止、情绪表达等等。
举个例子:在孩子还是婴幼儿时期,孩子更多需要的是生理发育和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所以就需要父母给其提供均衡的营养、睡眠、运动和父母无条件的关爱,特别是及时的回应、语言情绪的同步、和肢体上的抚摸拥抱等。但到了青春期就需要父母改变关爱的方式,比如在孩子不允许的情况下不能随意触碰孩子身体,比如父母在言语上不能过分唠叨啰嗦,这个阶段在生理上的需求不同于婴幼儿期形式的满足,反而需要成人在心理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共情,否则会爆发亲子关系前所未有的冲突和矛盾。
所以在孩子整个成长阶段,父母的思想、语言的表达、关注的方式、相处的模式等等都需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进行调整。
对于教育者来说
学校的教育者同样需要更专业地了解个体的成长规律,能做到把学习的内容用各个年龄段相符合的认知模式进行教学执行。
举个例子:小学三年级左右是个体思维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那就要求老师对一二年级的孩子不要用抽象性的词语教学,在三年级以后慢慢加多抽象性词语的使用和理解。比如什么是“成长”,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用校园里经历风雨吹打的树来讲解,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讲讲高尔基的海燕。
所以优秀的教育者从来不是照搬教案进行教学那么简单,除了知识本身之外,需要在课堂上、课下、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的需要教给孩子们很多东西,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都是相对丰富而完整的。但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也很难。无论对于父母还是教育者还是其他社会人,其实都需要了解一些生命个体成长的规律,这样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更多之前无法理解的事情,更能帮助自己进行思考和成长,因为成长不止是孩子们的权利。
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了《触龙说赵太后》里的话:父母之爱子,也为之计深远。这句话也在热播剧《知否》里也反复出现过。意思就是说:天下之大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那种爱,父母习惯为孩子做长远打算,想给孩子谋一个好的前程。这个问题,一定也包含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吧~
再回到问题,什么是发展的眼光?我的理解是要跟紧时代,与时俱进,教育如此,人亦如此。
➠ 父母要首先做到自我成长
关心孩子的成长,现在是每个父母都必须做到的事,但也许我们做的并不够,要相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一个自己不成长的父母,拿什么教育孩子成长呢?难道就是每天说:该看书了!该做作业了!报的培训班快去!不许看电视!……这些都没用,只会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父母多去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量,我们就会懂得怎样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和亲子关系等,那孩子将会有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生活。
时代再变,教育方法也在变,做父母的只有不断更新,才能更好的输出给孩子,以前我们小时候的教育可能就是父母的唠叨和命令比较多,当时应该也也不喜欢听吧,现在的小朋友也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摸索出对双方都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发展~
➠ 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
还是要回到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孩子去深谋远虑没错,但我们要选择孩子的兴趣点去谋划,有兴趣才愿意学,愿意学才能学精,那孩子的未来才会多一个选择。怎样知道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就要看父母细心去发现了。
另外,有的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目的性不强,那需要家长去培养。比如,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多给她听音乐,有的人从胎教开始就这么做了,这也是一种发展的眼光嘛~再有,幼儿园时期,家长在孩子睡前一起读绘本,双语绘本,不就是为了增加孩子阅读量和英语感觉培养嘛。而有的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也是可以给孩子的未来多一条路。不过,这些都要建立在兴趣点上,多让孩子试试,总会找到他的兴趣点。没有天生什么都不想做的孩子,只有不懂得去发现的父母~
其实这个问题挺宽泛的,发展的眼光,还是需要父母要往长远看,认可孩子每个阶段的改变,也接受每个阶段的不完美,然后,多去鼓励,支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为孩子好,多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坏的及时改正,好的发扬光大,相信孩子的成长会越来越好~
标签: 生命因成长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