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很多人年少时,觉得读书苦,长大后才觉得读书是那条最好走的路”对此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看似有道理,但细品味,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1、年少时读书苦,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看读书,不能把大人深思熟虑的思维模式置换到孩子身上,孩子的天性单纯,视野简单,对于他们来说读书是最大的工作,各种没完没了的补课班,没完没了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考试卷子就是最让他们头疼、最痛苦的事。只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起他们求知欲,孜孜不倦地探索并乐在其中。
2、成人不一样,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待事情的分析也更全面,考虑的也更多,为人处事也更加的累,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够解决,就像一个蜘蛛网一样,需要在横纵交错的网里,权衡利弊找到最恰当的出口。反观读书,只需“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对于成人来说,相比较而言自然读书的压力就小很多了。
3、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奋斗超越自我的一个过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好比盖楼为什么要打地基?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根基支撑,再华丽的建筑也会倾斜。小时候贪图安逸,将来想出人头地,肯定比较难,即便有成功的,也需要花数倍的精力去弥补前期积累的欠缺。小树苗只有获得足够的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日后长成参天大树的机会才多。
总之,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只有你才能给自己的将来买单,珍惜现在,不断进取,开拓未来。
古代读书人到底有多苦?
我们知道,读书是改变一个人阶层最好也是最公平的方法。在今天,学习竞争压力之大不得不让人咋舌,每年的中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中筛选少部分人,使他们拥有更优良的教育资源从而进一步奠定社会竞争优势。而在古代,读书则几乎是所有人想要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范进仅仅只是中了个举人,就高兴地疯了过去,可见考取功名对那时候的读书人诱惑力是多么的大。而同样,他们将要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难以想象的。
古代的底层人民想要读书最大的难点就是没有钱。试想一下,古代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就不事劳作,不干农活,整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读书上,那么他的家庭何以为继?假设就算他的家人都省吃俭用供他一人读书那也十分困难。古代读书并非现在的义务教育,没有钱请先生,去私塾,那么就只能靠自己摸索,学习进度要比别人慢一大截。而且在古代,书籍的价格是非常高的,因为在印刷术没有普及之前,所有的书籍都只能靠手抄复制拓本,而且在古代,纸张的价格也不菲。所以很多名门世家都会争相收藏书籍,并引以为珍宝,其也成为了士大夫阶层象征财富和地位的另一种方式。
贫穷始终是读书最大的困难之一,没有好的家庭条件是很难让读书人安心坐下来读书的,一边饭都吃不饱,一边还要盘算着今晚的油灯还能支撑多久,要不要凿壁偷个光。所以古代能好好读书的人,都是祖上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积蓄使他成为了一个只用出租土地就能获得财富的小地主,然后才能买的起书和笔墨纸砚等价格昂贵的学习用品。
古代读书人学习一本书的方法就是不断地研读,并且大声朗诵,背诵全书只是基本要求,还需要读书人们理解每一句话的涵义。这在没有先生教导的前提下是很难的,所以如果有机会能够拜见当地有名的先生,学子们大多数都趋之若鹜,非常把握机会。在古代知识是一种特别的财富,不像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那时掌握知识的是少部分人,是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而知识又似乎象征着通往更高阶层的钥匙,所以统治者们不会轻易让知识流入底层,一边采用愚民政策一边筛选人才化为己用,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在这种刻意的对知识所有权的把控下,读书人获取知识变得尤为困难,要么自己天资聪颖,悟性极佳,能够无师自通。要么运气好被有名的先生挑中成为弟子,传授一些别人很难学到的东西。否则,和那些出身世家名门或者商贾巨富的读书人相比,寒门子弟是很难有机会脱颖而出的。
虽然古代的确也给了寒门子弟们很多机会,但是天生的资源差距导致他们的竞争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而这种差距是巨大的,很难用天分或者努力来弥补的。甚至到义务教育的今天,教育资源的倾斜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分派不均的正常体现,何况在阶级矛盾剧烈的古代。
头悬梁锥刺股能成功已经是很美好的故事了,很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着无力的挣扎,到头来耗光了积蓄,成为了像孔乙己那般穷困潦倒却又骄傲于自己读书人身份的酸腐书生。
导读:古代读书人不只苦和累,考试还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还前赴后继!因为他们知道读书是穷人唯一得出路!
导读:现在学生动不动就读书苦累,还是太娇气!
背景:科举制度是隋代开始出现,延续到了近代,一共1000多年。科举制度本身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其制度本身经历了几个发展历程! 1: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度!
2:隋文帝那个臭名昭著的儿子隋炀帝开科举,科举制度就逐渐现成!
3:唐朝又设进士明经二科!
4:武则天标新立异设殿试明八股取士!
5:明清时期现成了一套完善的考试制度包括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老龙认为现在的学生还是比较轻松的,现在大学得入学率基本可以达到百分之70,而大家看看古代一个读书人要改变命运有多难!
《一》:变态的时候中举率!
1:就拿中举率说明,读书人考中举人基本就可以算得上改变了命运,我们就以明朝为例,朱元璋和他子孙做了276年的皇帝,人才选拔制度基本延续前朝科举制度,276年里面读书人中举人数大致为10万人,算一算,不考虑特殊情况中举的读书人约为每年有362人左右,各位正在读书的同学们你们是多幸运啊,感谢这个时代吧,科举制度虽然没有年纪限制,多少岁都可以考,可是这也代表着从他们第一次参加院试开始每年都只有几百个人能够中举人,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竞争者也会逐渐增多,很多人读着读着就老了,而且一事无成!
《二》:残酷的考场环境
我们现在的同学考试的场所温度就算不是温暖如春总不会有生命危险! 老龙举例说说古代的读书人考试环境有多恶劣!
1火灾:翻阅史书可以发现,就在1463年,顺利通过乡试得幸运儿们在天顺年的会试的第一天,就遇上了考试场所火灾的不幸遭遇,要知道这个时期由于没有现代科学的检测装置,为了防止考生舞弊考场得大门是锁住的,而场地中有二百多名考生,被烧死了的人数达到了九十多个,而皇帝明英宗就简单给他们每人一口薄棺就草草埋了!
真是昨日本愿登天子堂,今日薄棺一口乱葬岗!
2严寒酷暑:说一个隔我们近一些的事情,在1864年,也是晚清时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国家被迫停止十几年的乡试正式重新开始,可想而知积累了几十年的读书人从十几岁的青年到五六十岁的老人都一拥而至来参加这次考试,可是本来应该在农历八月的会试,拖延到了十一月才举行,这个时候正等数九寒天大雪纷飞,一场考试下来有数十位体弱的老读书人和体虚学子被冻死了!不光是冷,还有就是热也会热死人,由于那些时期不比现在没有空调,如果遇上酷暑难耐得天气被热死也是常见的事情!
我们现在的学生还是比较幸运的,家庭环境差的温饱不是问题吧,条件好的甚至有些家长开房车送孩子考试!珍惜吧孩子们,努力吧正在改变命运的孩子们!
赠语:老龙是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家里没钱,很多同乡的小伙伴愿意去挣钱辛苦也怕读书累,感谢我的父母一直坚持让我读书,虽然只读了个二本,总算让我有了机会接触更好的工作,虽然现在没有大富大贵可是在一个上市企业做了大区经理,收入还算可以,希望各位朋友可以分享一下这篇文章给正在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虽然辛苦可是比起古代读书人来说还是幸运的!
标签: 读书的苦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