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老师作文提纲?
“雨啊,我歌颂你的狂暴,也赞美你的轻柔……你点滴地积蓄起力量,纠合疾风和迅雷,放声地哗笑……”
20多年了,一边背诵如此激昂的文字,一边欣赏那漂亮的粉笔书法,这情景至今还深深地刻在记忆中。
在黑板上如此兢兢业业抄写文字的人,就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于老师。于老师当时30多岁,从师范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了我当时就读的山东章丘一中。于老师真正教我的时间其实只有初二那一年。但就在那一年的时间里,他在语文教学上的许多做法,还有他曾经给予我的鼓励,却使我受益终生。
于老师喜欢在黑板上抄写美文。这大概与他书法漂亮有关。他总是一笔一画、不厌其烦地抄写着,让我们也依样抄写下来在课下背诵,由他定期检查。
他检查大家背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见的让你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另一种是他坐在你的座位旁边近距离听你背诵。
不论哪一种形式都挺让我担心:在全班同学面前背不出固然十分难堪,但于老师近距离的检查也绝不轻松——那时你不但没有了迅速偷看一眼的机会,一旦有所停顿便会招来他犀利的目光。
没有任何责备的话语,但那目光却让人羞愧不已。
有的文章比较长,我们抄写、背诵时不免常带怨言,但慑于他那令人生畏的目光,也担心被他叫起来当着全班同学背不出时的尴尬,还是硬着头皮背下去。
于是,那些名家的散文、诗词,就在这样的督促下被我们吞了下去。
直到现在,我还能背诵那一年曾经背过的许多诗文。在这之后的许多年里,由于各种需要,我也曾经背过许多东西,但往往过后不久便了无痕迹了,而当年于老师监督我们背诵的那些东西,似乎一直刻在记忆深处,牢牢地、清晰地刻在那里,成为一种永恒。于老师的板书,喜欢使用各种颜色的粉笔,上课时根据需要在不同的颜色中做出选择。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往往是一片绚烂,各种色彩的美丽汉字常令擦黑板的同学舍不得下手。
他板书时极其认真,标准的正楷字,偶尔会换隶书。写完后,他会略微歪着头作短暂欣赏,端详这个字的结构和笔画,如果他觉得不够漂亮会马上擦掉重写。
看他如此郑重其事,调皮的男生往往会在下面悄悄地笑起来。
我虽不敢笑他太痴,但他对待板书的苛求完美与极端自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年之后我也做了教师,每次板书时我都想到有几十双孩子的眼睛在看着,他们在看我如何写出一个圆润的“点”,一笔潇洒的“捺”……我也渐渐地明白,于老师当年的苛求与自恋,其实是他为人师的强烈的责任感使然。
于老师总让我们写周记。
小学语文有不少的课文是寓言故事,进行寓言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小学生对寓言故事很喜欢,主要是故事中选取的自然界的事物很有趣。它常常选取少年儿童比较熟知又很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来喻理,有利于帮助读者明确社会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告诉人们应该懂得的和具有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态度、方法,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不断提升做人水准。但是,小学生由于生活的积累甚少,知识水平不高,他们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很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对课文叙述的故事内容的关节点未能认真去把握,对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结点缺乏细致而缜密的分析、认知和理解。一一这必须要语文教师来帮助完成。如果教师把寓言故事的内容关节和故事寓意之间的衔接过渡环节认真加以研究,细致分析和严谨待之,就容易在教学中克服讲述比较粗疏、析理比较笼统的问题。那就更会令学生比较容易完成对寓意〈哲理)的正确认识和深入认识,并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做好几步工作,以层层引导学生全面、精细、深透的去理解,才能实现寓言故事的教和学的目标。下面例说寓言《刻舟求剑》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丶弄清故事展开的过程,抓住故事发展中递进的重要情节和结果。
楚人坐船→剑掉江中→船上刻记→停船找剑。结果:找剑无果。
二、引导分析导致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找剑无果的原因有:
客观原因:
1、入江之剑几乎定点未走或随水飘移距离小(沉入江中)。
2、船行较远,停船时船距剑较远。
3、记号随船一起行驶,距剑较远
主观原因:
4、楚人不明事理:入江之剑不能与船和失剑记号同行。
三、寻找因果联系,为悟理蓄势奠基。
楚人误认为在船上掉入江后几乎不走的剑会和船、记号一起发生较远距离的变化,所以找剑未果。
四、悟哲理,明寓意
故事说楚人一一用静而不走的剑的看法来看动而变化的船和记号,所以找不着剑。
标签: 我的语文教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