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的哲学,舍得的哲学思想

ysladmin 14 0

“舍得”才能获得一切吗?你怎么看?

“舍得”是传统“阴阳平衡利于生”思想的一种体现,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待任何事务的平衡之道。华夏先祖认为,阴阳是组成一切事物的两个基本面,两者既是对立也是统一的关系。阴阳平衡关系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本属性。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同一事物里,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破坏这种平衡关系,引发事物衰弱或消亡等一系列的变化,甚至直接危及到事物的属性。理如此、事儿如此、人生及生活也是如此。

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人人皆知不吃饭会挨饿。一日三餐是我们活着的基本保障。对身体而言,我们吃到了足够量的食物,身体才会健康。但如果我们只知道吃饭,而不加以锻炼或者运动量不足的情况下,身体依然可能会出现问题。相对于人体本身,饮食和锻炼就构成了身体“阴和阳”的关系。这两者共同作用于我们的身体,任何一方的改变,都可以引起我们的健康情况出现问题。这就是一个简单典型的阴阳辩证理论。

同样道理,在生活的事务方面也是如此。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状况。比如,一个处世“吝啬”的人在生活中很难获得其他人的关注,而和他人交往中行事“大度”的人,则可以收获很多的友情。这样说可能显得有点绝对,但比较之下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差异,如何去选择也自有其中的道理。“吝啬和大度”乃至生活中更基本面的“舍和得”,就够成了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的基本“阴阳辩证”关系。

舍得的哲学,舍得的哲学思想-第1张图片-二喜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舍”是我们对待他人和外部因素的做法,“得”是“舍”基础上引发的结果。“舍”是我们待人处事的主动行为,而“得”是“舍”引发改变之后的被动结果。虽然这种变化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一定的“绝对化”关系。在“舍得”这一行事原则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对这种“因果”关系发挥着影响。这也是明明我们自己认为在某个事情上做得已经足够好,可是仍然没要达到我们心里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相对于“舍得”这个内因之外,外部的影响因素作用的结果。恰恰因为这些外部的影响因素,导致了“舍和得”之外又构成了另外一种“阴和阳”的辩证关系。这种“一环套一环”的复杂的事物交叉影响因素,使得事物变化出现了诸多不确定性,也使得类似于“舍和得”的行为,不能构成完整的因果关系。

对于“舍得”这种生活态度,我认为是绝对正确的。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必须坚持“舍”这种生活态度和做法。虽然这种“舍”的生活原则,在我们人生的认知内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一定因为“舍”就会有“得”,但“舍”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自身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获得一定的益处,改善我们自己与所处环境上的人和其他方面的关系,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事务和人生选择。

“舎得”才能获得一切吗?你怎么看?

舍得的哲学,舍得的哲学思想-第2张图片-二喜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肯定能获得!但不会是一切。

所谓“舎得,”人人理解都是有“舎”就有“得”!其实,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一种深奥的人生哲理。

舎得,有三重境界。

舍得的哲学,舍得的哲学思想-第3张图片-二喜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重境界:舎弃自己,为了他人。

这样的人,他们为了别人而甘愿付出,宁愿舎弃自己,明知危险时时刻刻都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但是他们仍然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勇敢而上的人。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考虑“得”,而全部想的是“舎”。比如,现在正在武汉抗疫情的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等。他(她)们没有想“得,”但他(她)们却“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第二重境界,坚信有“舎”就有“得。”

成大事者,不须斤斤计较,处处算计。这样的人,对生活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方向,眼光看的远,不期望今天“舍,”明天就能“得。”他们坚毅,他们努力,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付出着,就是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梦想。这样的“舎,”最后收获的“得”,使他们成为了社会光鲜亮丽的人。

第三种境界,有“舎”就应该有“得。”

这就是我等普通老百姓的期待了。有舎大搏小的,有舎小搏大的,当然大多数人都是喜欢舎小搏大。以前就在网上看到过,有人用一颗小小的别针换回一幢别墅,这样的人不知是否存在?若真有其人,那他就是舎小搏大的经典,难以超越。

所以,“舎”出去,是能够“得”回来的!至于要想“获得一切,”这不可能。俗话说“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而你还要想着去得苹果,怎么可能!这就不现实了吧?

因此,有“舎得”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而不是一切。倘若能够的话,生活也就太容易了,没了悬念。

标签: 舍得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