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日记被别人偷看了,你还会再写吗?
你的日记被人偷看了,你还会再写吗?
对于我来说,如果我的日记被人偷看了,我会继续写。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写日记可以陶冶情操,干一件事情坚持最重要!
学生时代语文老师倡导我们写日记,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我和一个要好的同学两人互相鼓励每天坚持写日记。
后来我的几篇作文被语文老师当做范例,在课堂上念给其他同学听。同学们觉得好奇,也察觉到我在写日记。一天上午我户外活动结束回到教室,一进教室看到几个女同学紧张的表情,见我回来赶快把日记本放回到我的座位。我没有因为他人偷看日记而生气,显得很大度。
我把日记本当做朋友、知己,一天的喜怒哀乐毫无保留的都要告诉她。既然是朋友、知己,就要坦诚相待,没有什么可隐藏的秘密。
既然大家想看那就让她们看吧,写日记通过日常生活表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爱好和价值取向都表达在日记里。通过看日记能够加深大家对我的了解。
我认为坦坦荡荡,没有见不得人的秘密;同学们通过传看我的日记认识了我是怎样的一个人。那年中考的前一个学期,同学们都反映有资料丢失的现象,可我的资料没有丢过;可能是互偷现象。在一节体育课,校长和班主任来个突然袭击――所有同学都排队站在教室外面,派几个人在教室里面查询,在座位上发现不是本人名字的书籍都放到讲台上,由本人认领。
写日记可以检点我的言行,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写日记让我养成做事要坚持、不轻易放弃的心性。习惯已经养成,不能因为别人偷看日记而改变,所以我会坚持继续写。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有不同意见请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提神姜汤,文章属于原创,图文来自网络。
如何客观评价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仁义道德是在“吃人”吗?
是在吃人,吃的是人的灵性,把一个个活泼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人,给束缚起来、不敢想、不敢干,而且还主动维持这个制度,好似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如果“仁义道德”能使人变得更好,那么没有问题,可以发扬光大。
或者没有外族入侵,你的仁义道德依然可以维持相对能过得下去的生活,也可以忍受。
可惜不行,欧洲原来中世纪也是没有生气、没有创造力、死气沉沉的,但经过几百年的文艺复兴洗礼,迅速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舰船利炮来了。
这时候的仁义道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就成为国内精英必须推翻的东西了。
我们来看文章中几段,在封建礼教束缚下,人的表现
事情的缘起是: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踹了一脚
狂人是个率先的觉醒者,然后看各色人等的反应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这些“旧人”不但不反对压迫他们的人,反而对想要觉醒、解放他们的人恨之入骨。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
只要是新思想,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亲情也没有了。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五不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了清朝未年,终于走到了尽头。长期的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以及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同时引来了西方列强不断地侵略掠夺,造成这个文明古国积贫积弱,频临绝望的境地,迫使大批有识之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尽管有袁世凯复辟,然而只有83天,足证封建统治已经尽失民心。五四运动这个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运动,拉开了中国走向新时代的历史大幕。
民国初期,尽管国家仍旧破败不堪,但帝制推翻后的种种重压和桎梏镣铐的解除,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都获得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窃以为这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师辈出的原因。我们不说别的,鲁迅先生就是从原来学医,认识了疗救国民思想的重要性而弃医从文的,成为新的思想文化的旗手,反封建的斗士,是这方面的杰出的大师!
先生之成为旗手斗士和大师,源于先生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先生读过多少古籍,仅从其年轻时任教北师大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编成的《中国小说史略》便可见一斑。《狂人日记》是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从学缝里看出两个字是吃人”,决非哗众取宠,实在是切身感受和真知灼见!是对“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无情揭露和鞭挞!唯其如此,才能如匕首如投枪,才有震聋发聩之效!所以,现在有人对先生所说只读外国书,不读中国书等等说法不能理解,可能是没有对先生所处的那个时代,先生所说的话有个全面考量的原因。
毛主席对先生的高评,是很恰当的。而当时的反动政府,曾经通缉鲁迅先生,先生在杭州曾遭盘问,先生回答是鲁迅,缉拿人员只知周树人,避过一险;后至厦门大学任教,反动政府的手就伸不到了。这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
因为对先生了解不多,仅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鲁迅文章的一些所得,不当之处,希望关注批评。
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有什么感受?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还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为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
标签: 高中随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