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三轮车观后感,爸爸的三轮车观后感300

ysladmin 16 0

为什么有的村的总管非常不招人待见,在红白事上还不得不用?

现在的农村,农民如果遇到家中需要办红白酒宴,首要的是必须请一个或者是两个总管,全盘负责酒宴上一切事项的安排与实施。虽然说,现在有很多农民,对酒宴上的总管不怎么待见,但家家户户在红白事上又不得不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农村人办酒宴的越来越多,特别是遇到婚丧嫁娶,办酒宴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请一个或是两个懂得礼仪又有筹划能力的人来承办酒宴上一切事务,人们习惯将这些人称之谓总管。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差不多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一些专门搞这个行业的人。

过去的年代,总管一般是村中有感望正直的人当总管,而这些人完全是出于热心帮助,因此这些人常常受到村民们的尊重。而现在完全变了质,一切向钱看。社会上的很多坏习惯,有些总管汇集一身,贪污腐败送人情,办事处处收回扣,事后还要拿报酬,让办事主家有苦难言,不用又不行,用了真烦心,只能忍痛多花钱。我经常帮忙在酒宴上记礼账,有些事情心里明白。

爸爸的三轮车观后感,爸爸的三轮车观后感300-第1张图片-二喜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的年代办酒宴,再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更多的帮忙的人,一切事项都有了一条龙服务,只要订好了就行,可谁也知道中间有回扣有好处费,只是苦口难言。人人追求经济利益,非利不干,总管也一样。没有办法,主家只好硬着头皮充好汉,否则一切事情就难办。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也见过真正的好总管,但不是每个总管都能做到那样子。

过去那些年,我们村的总管不是一拨人,红事的总管和白事的总管也不是一拨人。

爸爸的三轮车观后感,爸爸的三轮车观后感300-第2张图片-二喜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白事;我们村有专门的治丧委员会,4个人吧,不管谁家有人去世,这4个人都会去主持那些很繁杂的事,家里人去世,要报道村长或书记那里,只需要十几分钟就有治丧委员会的人到场了,和家人一起商议怎么过事。到了2015年前后,那些老人都去世了,村里也没有新人加入,应该是后来的人们都不愿意参与管理这事吧,就变成了几个村委会的领导直接主持了,说真的他们真的不太懂这些程序,经常弄的混乱无序,但也没办法,总得有人来做,这几年一直就是稀里糊涂的,越简单越好,把逝人平安的安葬也就过去了。

过去那几个人,主持做了有二十几年吧,由于他们专职,做得多,经验多,把每一家都做的很井井有条,当然有时候他们也担一些是是非非,毕竟每家每户都会有人去世,所以全村都对他们很尊敬,主家也会适当的礼谢他们。他们没有村委会的报酬,全是义务劳动。这也是受村民尊敬的原因吧。

二;红事;

爸爸的三轮车观后感,爸爸的三轮车观后感300-第3张图片-二喜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管是娶媳妇还是打发姑娘,红事的总管大都是自己的知己人,主家会提前找好交代好一个主持大局的人,也就是主管了,只有到了嫁娶的前一天,主管才会从来帮忙的人中,挑选安排哪一些人该干什么,记账收钱只能算是一个分工,最多称为记账先生,不算是主管,红事的主管统筹全局,不具体做哪一件事,有很多事情就连主家都得与他商议协调,包括婚宴酒席安排,迎娶送嫁的流程秩序,以及一些民俗传统的安排等等,直到把对方亲家客人送走,婚礼结束,主管才算是完成任务,总管是很累的,没有特殊交情,没人愿意干这个差使,他是一个有功不赏无功就罚的差使(指乡邻庄乡的挑三拣四,碎言杂语),所以凡是接任这个差使的都是知己人,当然,事后主家会专门重谢,毕竟喜事嘛,都求个皆大欢喜。

题目说的不招人待见的总管,也许会出现在白事中,红事中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一家愿意找一个不稳定因素做总管。就算白事中这种人也只能算是帮忙,谋一个差事而已。这类人每个村子都有,毕竟人家是来帮忙的,都会宽容厚待的。

红白喜事对于农村人来说就是件大事情。既要办得热闹,又要办得体面,以此赢得口碑。这么大的事总要有个牵头的,安排相关事宜,也就少不了“主持人”角色,被称之为总管的身影。如此说来,总管也应该是“人见人爱”的。

不过,村民也私下多有议论,甚至还不怎么待见,尽管这样,要办红白喜事还不得不用。这究竟为何?

总管也算得上“能人”,一个村子也出不了几个这样的人

凡总管者,也不是一两年就脱颖而出的,他们是老总管们“退位”之前物色的对象。往往是村子里“有头有脸”的人,如辈份比较高,或是小包工头、或“暴发户”,或儿女成才,且生性精明,为人和善,乐于交际之人。常常是在老总管管事时,被“委任”为副手,“鞍前马后”,以身示教多年,已经“见习”。正式“接班”了,村里人心知肚明,便如对待老总管那样相信他们的“徒弟”们。

代代相承的总管,有话语权,也“德高望重”。懂得“大事”的流程和规矩,事情不会中途出岔子,也会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有头有尾,让村里人觉他们是个“能人”。要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热热闹闹。谁家要办红白喜事还非他们这种人不可。

总管也有私心,甚至是一种“绑架”,事主怒而不言

对总管要有“请”必“谢”。总管要主事,也不是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或捎个话就来的人。过事之前,事主要亲自登门去请。这请也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要拿上点礼品,如水果之类。事主先说明来意,人家也看礼品的“份量”。这才慢条斯理的问你,是大过,而是小过(即不张扬,只招呼娘外家人、妻家或亲朋好友)。过罢了事,还要为总管专门摆桌酒席,名曰“谢席”。敬酒说好话,领人情,还要送上“四色礼”(即烟一条、酒两瓶、茶叶及糕点之类),少说也在三四百元。这些东西是摆在桌面的,让人看的,完了事主还要送到总管家里。

总管还会用上“一条龙”服务。一旦被请为总管,在过大事上便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甚至事主也要听从吩咐。做总管的,村里也就那么一两人,由他搭“班子”,配备2――3名副总管。别看只是个总管,他们与一些婚庆公司、厨子、租酒席用品的多少也有交集。一旦被请,便与事主打过招呼,厨师、司仪、车队、婚礼场面及租赁酒席用品,都会“一条龙”服务到位。为了图个方便,给个面子,事主还能说啥?答应就是。事后一对比,这提供的“一条龙”服务费用总比同行高一些,也只好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红白喜事是大事,很多人家看病、彩礼已经债台高筑了,这里又被“宰”了一下。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村子的总管是事主红白喜事操办是否成功的象征。过个大事,没有总管这个角色还真的不行。岂不乱成了一锅粥?有语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过个大事离不了总管,又何必微言?得过且过,不就是多花了点钱吗?只要把事办好也就行了。

村里有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接老人的班,在镇上税务部门上班,但是因为自己不检点,喜欢偷偷摸摸,最后被开除,回到村里以后几十年都还是装大尾巴狼,什么工作农活都不干,每天就是戴个眼镜,大夏天的也拿着一杯茶叶水,在村里面游荡吹牛,家里的开销都指望自己的老婆打工种地。

他最大的热情就是当总管,谁家有事情都是第一个去,不请自来的那种,大家对于他的这种热情,都很反感但是有没有办法,伸手不打笑脸人,你有事情他来了,你总不能赶走他吧,所以他也成了一个名不副实的总管,那脸皮厚的让人目瞪口呆。

他最喜欢的就是谁家有事情,他去给人家负责收钱,赶都赶不走的那种,为什么会选择收钱那?因为他有自己的小心思花花肠子,第一坐在账桌子收钱,看起来好像很有面子地位很高,烟随便抽,这对于他的生活待遇来说,这就是很好的事情了,第二那,每次收钱他都会偷偷摸摸的,故意把账搞错,然后往自己身上装上几百元,每次装的金额也不多,所以大家都知道是他办的,也都无计可施,到了最后谁家在办事,他收钱的时候,都会安排自己的族人在边上盯着他。

直到今年他越来越过分了,然后他的自己家里的一个亲属办喜事,他有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的坐在哪里,还想着收钱,可是没有想到,他这个亲戚的父亲,他的堂兄弟直接把他赶走了,说今天不用你收钱,你那里凉快那里呆着去,让他狠狠地丢了面子,没想到第二天他自己就生闷气得病了,居然一病不起卧倒在床上了,我们村里的人都说这是活该报应啊。

为啥有的村的总管非常不招人待见,在红白事上还不得不用?

这样的事情其实在农村客观来说是非常多的,每个村的总管队伍里面总是会有一两个办事非常差劲的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本来大家都信任的总管队伍就是让他们给抹黑了,对于这种人大家都很愤慨,但是却有无计可施。

不用他还真的不行,因为都是一个村里的乡里乡亲,你不叫他吧,他又会不请自来,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自己偏偏很积极的来了,你总不能赶走他吧,所以对于这种人,一般大家也都是不和他一样,他愿意沾便宜,也就随他便吧,大喜的日子这些东西大家也只能是装作不在乎了。

村里的总管一般都是几个人自发组成的,相互之间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谁能命令谁,所以即便是总管之间,对其中的一个人不满,那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他们之间毕竟是属于一个小团体,有都是义务的为村民帮忙,所有谁也不想得罪人,也只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看不到。

而办事的村民,在邀请总管的时候,又不能指名道姓的说,不准哪一个总管去,因为这样说话很容易得罪人,让其余的总管误会,所以即便是有个别的总管做事不地道,所以大家在红白喜事上面还不得不用。

我记得前几天我们附近村里面一个总管,在给被人帮忙办事的时候,偷偷的拿办事的这家人的烟,被发现了,最后事情闹开了,一辈子的名声丢了,70多岁的人,也算是忙碌了一辈子,没成想到了最后成了笑料。

我是农村农村小小李,认同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关注吧,欢迎你的点赞评论和转发。

标签: 爸爸的三轮车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