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都有哪些见义勇为的人物,讲一讲你知道的故事?
蒋军悍将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作战勇猛,性格古怪,他能因为几句风言风语,残忍杀妻,也会路见不平,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血性之中兼具人兽两面性。
张灵甫的确可以称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先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写得一手好字。据说,他如果在书法界耕耘,也能成为名家。
生性狂野的张灵甫在学生时代参加了几次学生运动,感悟到:‘学生软弱无力,不过瘾,不如投笔从戎’。随后,投入部队当兵,在听说黄埔军校招生后,考入黄埔,毕业分配到蒋军胡宗南部队,几年下来,凭着过人的能力,逐渐由排长升至连长、营长、团长。
张灵甫当团长时,有一次在他坐火车途中,突然遇到一伙劫匪挨个车厢抢劫,匪徒有好几个人,手里都拿着刀枪,所到之处,手无寸铁的旅客哪敢反抗,只得战战兢兢的交出钱财。
当劫匪们抢到张灵甫乘坐的车厢下手时,张灵甫大喝一声站了出来,大有斩获的劫匪们一看杀出个满身煞气的蒋军军官,却也吓了一跳,但他们人多势众,并不退宿,当然,他们也不想与军人发生冲突。
劫匪头子也是行家里手,他一抱拳,不软不硬说到:‘兄弟,没你的事!咱不动你,你也别多管闲事,咱们两不相犯’。
但张灵甫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千军万马都他都不怕,又岂能让几个劫匪给镇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劲头一上来,还真挡不住。
只听他大喝一声:‘这事儿我管定了’!说完怒气冲冲迎了上去,劫匪见只有他一个人,怎肯折了面子罢休!硬着头皮准备群殴。
周围乘客一见大战在即,立刻大呼小叫一哄而散,‘战场’只剩下了张灵甫和几个劫匪,闲杂人等一跑,正合张灵甫心意,他哪肯给劫匪群殴机会,当下毫不迟疑,掏枪便射。
劫匪欺负老百姓在行,见着横的,真刀真枪一动真格,却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枪一响,哪还管受伤的同伴,转眼间跑得不见了踪影……。
事后,张灵甫的侠义行为,在他的部队中传为美谈。他的老上级、后在济南战役中被俘的王耀武说:‘张瘸子(灵甫)秉性豪迈,胆量过人,有燕赵侠士之风’。
张灵甫也确是蒋军中的‘另类’,他洁身自好,忠义正直,抗战中也有不俗的表现,但残忍杀妻令人不齿,信仰的偏差也让他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红安县弃猪哥李志传真实故事。
见义勇为古今有之,今天我来介绍一位普通农民在关键时刻舍弃自家财产勇救乡亲的真实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并接受过多家媒体采访的事实。
2O16年7月l日红安县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洪水。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一天,到了中午的时候位于倒水河边的李忠恕村已被洪水包围。低处土房在大水浸泡下迅速倒塌,许多家屋子里已进水很深无法逃出来。村民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已处于危险中,因为这时村里大多是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李志传自家的养猪场和榨油房也进水很深。此刻他立即放弃自家数十万资产驾起自制小渔船冒着生命危险向村中驶来。他看到哪户最危险就驾船进屋先救小孩和老人。在汹涌洪水中他先后从危房中救出八位村民。这时候村主任石先得,村民李孝军驾着渔船赶过来协助李志传救人。等他们三人合作转移部分村民后,城关镇政府救援队驾冲锋舟赶紧过来。他们经过整天的救援才把村里几百人转移到陈升中学安置下来。
洪水过后第二天村民帮李志传清理发现他家二百多头牲猪被洪水冲走,仓库食油,饲料也被大水冲跑。榨油厂倒塌,损失巨大,几十年辛苦成果全毁。但他仍忙于抗洪救灾帮助乡亲。
后来当地电视台知道这个事前来采访报道。市,省,中央台纷纷派来记者实地采访了我和村民,并及时作出客观报道。
2o16年李志传先后荣获黄冈市,省道德模范。并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你知道他有哪些传奇的故事吗?
诸葛亮,字孔明好,号卧龙。河南南阳卧龙岗人。三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为刘备奠定的三国做出巨大贡献。
一,初出茅庐 诸葛亮刚出山的时候就遇到曹操派大将曹仁和李典率兵来袭新野。当时诸位大将都不相信诸葛亮,诸葛亮借刘备佩剑调动关羽张飞等将军,埋伏在博望坡,赵云负责诱敌,关羽负责放火,张飞截断对方粮草结果大胜,曹仁等将损兵折将退回许昌。
二,舌战群儒火烧赤壁,荆州打败后刘备率军到达夏口,诸葛亮渡江去东吴,说服满堂文武连刘抗曹,联合周瑜利用黄盖诈降,率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七十万大军,开启了三分天下的局势。
三,草船借箭,联合东吴后,周瑜让诸葛亮三天造剑十万支,诸葛亮那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巧妙的利用大雾天气,衰二十只小船带上草人迎战,雾气太大曹军根本看不清楚对面有多少船,就让乱剑射只。几轮之后二十只船上的草人都射满了剑。
四,空城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失了街亭而不得不撤军,当时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当时城中只有老兵两千多人,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亮临危不乱,让军士打开城门,派几个老兵打扫城门,自己坐在城上弹琴,司马懿大意以为有伏兵,结果就退兵了。
五,三气周瑜
诸葛亮和周瑜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又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气得周瑜金疮迸裂,摔下马来。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吴国太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孙尚香许配给他。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败了。诸葛亮又使计让刘备安然的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周瑜气得金疮再次迸裂。
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等刘备强大后势必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但迟迟不攻取。
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因为欲攻取西川必须途经荆襄,可是周瑜实则是为了攻取荆州,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你好,我是故事领域创作者,文字玩家文武公,很高兴回答这个关于历史人物故事的问题。
让我们来说一说历史上真实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小说《水浒传》中塑造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形象,个个形象鲜明生动。但是,与史书对比,其中只有三十六个人物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其余七十二个,大都是创作出来的,从历史观角度看就是纯属子虚乌有。
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这就是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一百零八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这三十六个人在正史书没有客观具体的记录,大部分是根据民间传说再加工而成的,这样一算,整部小说中的人物就一分真、九分假了。
从《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的记载看,只有三十六人。
据郎瑛《七修类稿》载,这三十六人为: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和尚、武松。
这个名单有一个可疑之处就是,作为一次有影响的农民起义,仅三十六人就“横行齐魏”,官兵数万人不能抵抗,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因此有人认为这三十六人可能是起义军大小领袖的总数,也就是说与宋江一起举事起义的三十六条好汉,后来每一个好汉统率一支部队,但为了方便起见,仍以三十六人的名字称呼,这种解释倒也合理。那么,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到底有多少人?由于史无记载,确切数字无法统计,推测至少应有数千人。
这也给了后世小说家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以上就是关于梁山好汉的历史人物故事,一家之言,感谢阅读。
历史人物的故事太多了,三天三夜说不完。在这里只说一个明朝皇帝朱元璋要饭的故事。朱元璋出身贫微,又是孤儿,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在朱元璋十七岁的时候(元朝至正四年),朱元璋的家乡凤阳县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粮食绝产,蝗虫四起,瘟疫爆发,朱元璋的父母和两个哥哥先后在饥饿和病困中去世。
这一年,可谓是朱元璋一生之中最为悲痛的一年。在含泪埋葬完亲人之后,朱元璋擦干眼泪,目视着前方——虽说自己现在没有了亲人,但毕竟日子还要过,自己还要活下去。于是,朱元璋想起了当年父亲几次三番要送自己去寺院当和尚的事情——早年间,朱元璋体弱多病,寺院中不仅有药师及时进行救治,关键还能混口饭吃。
于是,朱元璋便离开自己生活了十七年的家,来到了附近的寺院——皇觉寺,正是出家为僧,当起了和尚。
当然,在和尚云集的寺院中,也有着现在职场般的等级之分——毕竟先来后到的顺序,还是要分的。
于是,刚刚入职的朱元璋,成为了寺院中等级最为底下的菜鸟。
所以,寺院之中所有的脏活、累活,都要他朱元璋去做——谁让你辈分最低呢?想吃饭,你就得干活!
为了混口饭吃,填饱肚子,朱元璋忍受着其他僧人的欺凌和羞辱。
然而,很快朱元璋便得知自己就连这种生活也失去了——来到皇觉寺刚刚五十天的朱元璋,被告知寺院粮食也紧张了,除了方丈和管事之外,其他僧人一律要去外面自己化缘,自己想办法解决温饱问题(以九月入皇觉寺,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给,散遣其徒游四方)。
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离开了皇觉寺,从此开始过上了长达三年的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
朱元璋“乞丐皇帝”的称呼,也正是从这段苦难的经历中得来的。
虽说在皇觉寺中时常被人欺负,但至少自己还有一个地方可以住,刮风下雨也不用担忧。
但是,从朱元璋离开皇觉寺的那一天起,不仅吃饭和住宿的问题要靠自己去解决,而且还面临着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当时的乞丐比较多),一个不小心很可能还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死掉一个乞丐是根本就没有人去注意的。
就这样,十七岁的朱元璋,便孤孤单单一个人踏上了乞讨的道路,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
在之后的三年里,朱元璋虽然经历了很多常人一辈子也没有受过的苦,但却也开阔了眼界,扩展了自己的思维。
标签: 关于名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