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您读过这篇小说吗?
读过!
高中学的是文科,语文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一则增加个人名著阅读量,二也有助于发散思维,利于写作。当时我便买了好些名人作品集。其中便有鲁迅先生的《呐喊》。
拿到《呐喊》集,首先看的并不是《狂人日记》,而是《孔乙己》、《药》等语文课本中有节选章节的小说,当时拿到《呐喊》集就爱不释手,可以说除了在睡觉就是在读书。但是相对于这些熟悉的小说,反而是从没看过的《狂人日记》更令我印象深刻。
一开始读《狂人日记》,就是被这个超级吸引人的名字勾住,在十五六岁意气风发的年岁,“狂人”这个词显得特别有魅力。但是在读完一遍后整个人都不知所云,只是感觉正处于一个太阳落山后的深秋黄昏,周围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灰暗无色的小村庄,无风却奇冷无比,这种冷不是寒风吹的冷,而是从泥土地里钻出来的冷意顺着脚底板直达内心深处,仿佛要冻住整个人的灵魂。这种寒意吓的我赶快丢开小说集。
初生牛犊不怕虎,被《狂人日记》的寒意吓到后我并没有放弃,心中的好奇促使我再次翻开小说。这一次没有第一次的随意,我慢慢读细细品,把自己当做小说主人公。通过主人公的眼,我看到了周围人对他的忌惮,也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恐惧与担忧,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逼得主人公看到纯真可爱的孩童也会幻想这个孩子会害他啊,连亲人都吃,这种扭曲的社会还要存在多久?这种腐朽的封建制度到底什么时候能推翻?
合上小说集,我再次被鲁迅先生勇于直面悠久封建礼教的胆气和勇气折服,这个勇士,不,这个战士,化笔为剑,直指敌人的痛点,又准又狠!
以上就是我读《狂人日记》的经过。
谢邀!今天是鲁迅先生开辟鸿蒙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一百零二年纪念日,为什么说是“开辟鸿蒙”呢?是因为这之前我国的小说都是文言文,通篇之乎者也,读起来艰涩难懂,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开辟了白话文小说的先河,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火炬,就凭这一点也值得全国人民的缅怀和纪念!我们读《狂人日记》必须结合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理解这一小说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内涵。大家知道,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封建皇帝,但封建礼教、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的文化糟粕依然根深蒂固地控制着国人,特别是由于清朝末年的积贫积弱,外国列强对我国进行了残酷的豆剖瓜分,这个时候的北洋军阀政府却实行了“对外跪舔,对内镇压”的卖国政策,他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实则包藏祸心,致使中国大地上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但可悲的是,麻木愚昧,无一觉醒。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的。《狂人日记》是利用一个所谓的疯子的观察记录,暴露和批判封建社会及家庭礼教的虚伪和残暴,同时也暴露国人的麻木和愚昧,这一切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吃人”的大社会环境,为了“救救孩子”,唤起民众向北洋军阀政府和封建恶势力发起反击。在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后,鲁迅先生用犀利的笔锋发表了很多犹如匕首般的小说、杂文,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鲁迅先生说:“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讲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充分展示了一个早期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无私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宽广胸怀。
标签: 短篇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