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育意义?
李白的《静夜思》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流传最广、脍炙人口的篇章。
望月怀远,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寄情方式,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寄情方式。
这首《静夜思》描写的场景非常单纯,人物动作非常简单,语言通俗得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意义浅豁,却深不可测。每个读者都可以在这个画面上补充属于自己个人的或群体的内容,从而把它视为自己的作品,加以爱护、传播。
逻辑学告诉我们,概念的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反之,内涵越小,外延越大。欣赏这首《静夜思》,也遇到这个问题。举例来说,有这样一个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这段话,作为读者自己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未尝不可;但是要作为诗的译文,则不可。他给原作添加了两个东西:
1.“窗户纸”;
2.“天窗”。这两个事物的添加,大大地壅塞了李白此诗的共鸣空间。
“地上泛起一层霜”,也是画蛇添足,“疑是地上霜”,根本不涉及霜是如何浓重,以及霜是怎么来的。
本诗画面简洁,中心事物只有两个:一个是诗人,游子,一个是明月。围绕中心的其他事物,只有床、窗、地,简到最简,不能再添加了。
月光从窗户照进卧室,床前地上白白一片,看上去犹如秋霜。有人解释说,主人公半夜醒来,头脑尚未完全清醒,朦胧恍惚,错把地上的月光误认为秋霜。试问,疑月为霜,为什么要睡意朦胧呢?这种解释真是莫名其妙。
关于“床前明月光”一句的“床”,许多热心的研究者为此花费了过多的精力。据不完全统计,有五种解释,一说是睡觉用的卧具,一说是庭院的井台,一说是井栏,一说是“窗”字的通假字,一说是类似于马扎的轻便坐具。我看这些考证意义不大,标新立异,不但意象狭窄,而且岔了题。
标签: 静夜思教学设计